“四连号”招考之“门”不能轻易关上
(2011-11-28 07:13: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日前,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称在江苏省泗阳县近期举行的事业单位招考中,某职位的笔试成绩前四名座位连号,并质疑此次招考是“萝卜招聘”。对此,泗阳招聘领导小组21日发布公告称,其中三名考生有舞弊行为,成绩被取消,负责此项工作的该县人才中心主任被停职调查。(11月25日《新消息报》)
时下,单位招考的不公平,一直广遭诟病。引发舆论热议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萝卜招聘”、“体检刷人”、“一个人的公考”等等字眼也是频频刺激公众神经。如今,江苏阳县的“四连号”招考再次粉墨登场,面对曝光及公众的质疑,相关单位迅速回应,承认三名考生舞弊并取消成绩,负责此项工作的人才中心主任也被停止调查,但是此次的“四连号”招考尚存太多的疑问,公众对其追问仍不能罢手。
当地相关部门承认三名考生舞弊的考号分别是1528、1525、1527,也就是说,夹在中间的1526考生并非是舞弊,也没有接送取消成绩的处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位考生背后的能力太强“撬”不动他,还是因为他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此外,笔试时间是11月19日,面试时间却在11月20日,这样的时间安排是否合乎安排?是刻意为之速战速决,还是本身就是招录之人内定之后走形式?而对于披露出的“多名考生缺考竟然也有成绩”这样的说法,却只回应了一句“欢迎举报”,是因为做贼心虚不敢直面,还是没有上面指示不敢开口?如此种种问题,作为相关部门来说,自然也需要积极回应,并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说法。
此外,仅仅对负责该项工作的县人才中心主任停止进行停止调查的处罚也有应付娱乐的嫌疑。事实上,这位之被停职的主任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替罪羊”,真正的幕后推手仍然不为公众所知。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清楚,要想促成“四连号”招考这么一个事件的发生,并非一个主任的能量就够的。显然,对于“四连号”招考尚有太多的关键点需要调查并公开。比如,这究竟是哪位领导安排的?涉及的官员都是哪些人?又是如何运作的?等等问题。作为上级部门来说,绝不能姑息这种拿“替罪羊”顶事的事件发生,更不能坐观“四连号”招考继续下去。
事实上,这又是一个由“网友曝”,相关部门再介入的经典范例,这对于改变招考不公的现状并无多大帮助,仅仅是一种就事论事,甚至可以说是政府部门应付舆论的一种应时之举。
事实上,国务院法制办24日全文公布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拟立法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需公开招聘。可面对诸如类似江苏阳县“四连号”招考事件,真不知道有多尴尬,也极具讽刺意味。倘若继续对其容忍,放任这种事件的发生,恐怕会出现更多的不公平,将会引发更多的舆论事件。因此,笔者认为,决定不能轻易让“四连号”招考之“门”轻易关上,要深究其背后的种种,尤其是相关责任人和当事人,必须通过调查,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并追求责任,以儆效尤。长远来讲,还得改变这种“网友曝”被动方式,作为相关部门来说,要主动出击,制度上规范,行动上作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此类事件发生,让招考之“门”永远不再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