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式治理根治不了不文明行为
(2011-03-02 21:52: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饮料瓶、烟蒂、广告单等随处扔,灯箱广告挤占人行道。近日,市民致电本报热线反映,许多市民存在不文明行为,城市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这城市形象。相关部门表示,将按照方案整治,同时希望市民从自身做起,提高个人素质。(3月1日《浏阳日报》)
城市中的不文明行为在如今看来,依靠自觉显然是不可行的。如今,随手一扔、随口吐痰早已经养成了习惯,要想纠正这种坏习惯也是需要时日的,如果没有任何针对性的措施出台,而寄望于市民自觉,无疑是天方夜谭。过年前几天,几次经过步行街,满地纸屑、垃圾不堪入耳,不可否认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垃圾过多未及时拉走被风吹散的,但更多的是还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当时我就纳闷,这还是个城市吗?
市民之所以毫无顾忌地随手一扔、随口吐痰,不是他们素质太差,而是来自于缺乏常态化地管理和规范。建设人民满意城市一次又一次被提及,检查组也是一次又一次光临,每每这个时候,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百姓,纷纷为给检查组一个好的印象而努力。等检查组一走,马上就回归原样。于是乎,有不少人甚至希望这些检查组能够常驻,以彻底根治那些不文明行为和不文明现象。
在其他地方,为了根治城市中不文明行为,都是出台了相关惩罚措施的。比如沈阳,发现有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且经劝导拒不整改的个人,将按照《沈阳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的第十四条、第十八条规定,处以5元以上10元以下罚款,并在媒体上曝光,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再比如广州等地,市民拍照曝光不文明行为可获现金奖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