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晚报】为啥三聚氰胺总是“阴魂不散”
(2010-11-22 15:51: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日前,湖北襄樊市工商部门紧急要求排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50件有毒乳酸玉米奶。检测结果表明,这批乳酸玉米奶每公斤含了4.8毫克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而厂家的出货记录显示,这50件产品有可能销到襄樊。
(本报今日22版)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随着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被查封或者销毁,似乎预示着这场大幕已经拉下。但事与愿违,三聚氰胺就像幽灵一样“阴魂不散”,继续毒害百姓。今年1月30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召开2010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频会议曝光了5家三聚氰胺超标的公司;今年六、七月份,青海、甘肃、吉林等省发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如今,湖北再次发现三聚氰胺严重超标乳酸玉米奶。其中肯定尚有一些死角是食品监管部门没有发现的。
按理说,当初事件发生后,三聚氰胺的奶粉被查封或者销毁了,如今的这些三聚氰胺又是来自何方呢?是那些被封存的,还是当初检查不到位的?也许这两种可能性都有。而且公众只知道查封或者销毁,具体到数据一无所知,其中有没有出入?有没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发生?我们也不得而知。
由此可见,随着三聚氰胺的“阴魂不散”,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现象也是暴露无遗。试想,如果当初查处到位,将三聚氰胺一网打尽,今天又怎么会“重出江湖”?显然,这才是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真正的推手。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能及时制止公众尚且可以接受,可如果仍然一再出现,百姓自然也就会心神不宁,会对监管部门丧失信心。
链接:http://wfwb.wfnews.com.cn/html/2010-11/22/content_199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