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晚报】替子“跑”官家长带了一个坏头
(2010-10-03 08:31: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事件】
“江西来的一个家长直接找到我说,准备让孩子大一当上班干部,大二当上校级学生干部,大三入党,大四考研,要求我们给予关照。”近日,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苦笑说,新生军训尚未结束,就有家长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他,请求在孩子竞选学生会或班干部时给予帮助。
(9月30日《武汉晨报》报道)
【品评】
■陶功财
其实,替子“跑”官的现象并不仅仅大学才有,一些小学、中学也是屡见不鲜,甚至蔓延到了幼儿园。一些学校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要求,不得已增加班干部的配置。去年媒体报道,广州越秀区一所小学三年级某班有52名学生,而班干部竟多达22名,其中不乏副劳动委员、副小组长之类的奇怪头衔,其中三分之二的班干部都是家长三番五次打招呼、送礼物、拉关系让安排的。黑龙江某学校一个班级50名学生竟有40多个班干部。除了正常的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甚至课代表都分正副;灯长、花长,官名繁多。显然,替子“跑”官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而且影响范围也是越来越广。
时下,很多孩子都是“独二代”,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人的宠爱于一身,也就是一家人的希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愈加明显,哪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孩子在学校能够当上班干部,可以让孩子在很多方面得到锻炼,比如口才、管理、领导能力等等,显然未来成才的希望又大增。
殊不知,这种替子“跑”官的做法看似在替孩子们着想,是在给他们找机会锻炼,实则是给孩子们带了一个坏头。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里,过早地灌输了一种思想:有钱、有能耐,就能摆平一切事情。进而愈加重视这个“班干部”的权利,轻视对知识的学习,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长大的他们自然与其父母的期望相差太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由此看来,我们的教育改革不仅仅是乱收费、高收费的问题,不仅仅是考分至上的问题,即使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存在一些亟待弥补的“漏洞”!但愿这种替子“跑”官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制止,让纯洁的校园得到净化。
(9月30日《武汉晨报》报道)
【品评】
■陶功财
后一篇:这是什么植物,求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