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日报】“鲁迅大撤退”是一件好事

(2010-09-12 07:42: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9月6日,编剧刘毅在其微博上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20多篇经典课文一列出来,既让网友开始怀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让网友唏嘘感慨,更有网友质疑,既然是“经典”,为何要撤?(9月8日《广州日报》)

 “鲁迅大撤退”,并不是表示国人要忘记鲁迅,更不是要贬低鲁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一种挽救。时下,由于鲁迅作品过多,而且太难,学生普遍都讨厌读鲁迅的作品。减少一些难度大的鲁迅作品,留下那些通俗易读的,这对于重新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可行的。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也就是说,教材选编应将时代元素、难度适当以及符合学生审美需要放在首位。尽管有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比如“阿Q”,离开了新教材。但也有一些新面孔加入。人教版现代文部分中,课本新增了反映“神舟六号”飞船升空的《飞向太空的航程》,呼唤奉献精神的《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反映香港回归的通讯报道《别了,不列颠尼亚》等作品。散文方面,则有巴金的《小狗包弟》的“反思文学”入选。小说部分,则选入了“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显然,这些富有现代气息的作品对于学生来说,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容易培养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迅大撤退”正是学生意愿的体现。

  作为一本语文教材,特别是一本基础语文教材,其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识字、语言运用、文章阅读和文学审美。过多地选用鲁迅的教材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不利,而且让其越来越远离其本位。如今,减少鲁迅作品,自然也会增加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这对于语文的多元化、时代化是非常有利的。

  陶功财

 

http://rb.66wz.com/system/2010/09/11/10205985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