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时事评论集中办学、上学 |
分类: 时评 |
因此,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可能是解决临县办学困境的惟一选择。但是,根据临县目前的条件,选择保持现状还是走“集中办学”道路,对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来讲都是一个向左走向右走的两难,临县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当然,响应党和政府的政策,调整学校布局,发展“集中办学”,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每个地方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面对这样的情况,“集中办学”也要因地制宜,切忌搞“一刀切”。
随着各地“集中办学”的深入,特别是在那些偏远的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天刚亮,那些小学生就要背上书包往学校赶,而放学之后回到家时已是满天星了。这样的改变不但没有给农村孩子上学提供方便,相反,还带来更多的不便。“集中办学”的本意应是为农村孩子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可求学路太远,上学路难走,岂不是违背了其初衷吗?因为,给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能到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读书,也体现在孩子从家门口到校门口的这段上学路上,这点对于农村孩子格外重要,毕竟农村的交通远没有城市那么发达,上学也只能靠步行。所以,“一刀切”的模式只会使农村孩子上学变得更加困难,对农村教学有利的政策也会适得其反。
故此,笔者认为,“集中办学”的政策是对的,对于走出当前农村教育的困境或许是可行的,但是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密度、交通状况以及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尤其不能忽视孩子如何去上学这个现实问题,而相关部门也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发展“集中办学”,将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当作重中之重的问题来对待。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发展寄宿制小学,让“集中办学”这条路走得更宽、更广。
(http://www.daynews.com.cn/sjdsb/Aban112/A3/385734.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