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禁酒令、信阳 |
分类: 时评 |
2007年8月14日
陶功财
一个地级市公职人员中午不饮酒,半年能省多少招待费?13日上午10时,河南信阳市委书记王铁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信阳市禁止公职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半年节省的酒水费用高达4300万元,用这些钱可以建四五十所小学。269名公职人员违反禁令被处理,“患病的人减少了,干部身体健康了”。(8月14日《河南商报》)
另据12日《广州日报》报道:近日珠海市600名公务员接受身体检测,男性公务员普遍体重偏重、超重,反之女性公务员偏轻、超轻。为此,珠海市体育局日前向全市机关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公务员集中学太极拳,积极参加强身健体。这不仅在珠海市尚属首次,在全省也没有先例。
两条消息都针对公务员,而且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统计,2006年,我国公款吃喝消费达到了2000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就是花费在酒水方面,在浪费巨大物质资源的同时,也搞垮了公务员的身体。如今,公务员的身体不行了,不关注也不行了。于是乎,什么“禁酒令”啊,什么“耍太极”啊,花样百出,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公款吃喝,扭转公务员的良好形象。但是,这些花样真的有用吗?信阳“禁酒令”出台半年,从杯中省出了4300多万,但是,这仅仅只禁掉了中午一餐的酒,晚上呢? 其它时间呢?大家照喝不误。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个4300万仍在杯中“醉”?珠海的“耍太极”也没有多大用处,什么“首次”、“没有先例”全都是为了做给大家看的。试问,能有多少人真正去学,抑或以后坚持锻炼?人家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下班了还要去和酒亲密接触,哪有时间来“耍太极”?
在发达国家,对公务员的监督,媒体、公众的力量非常强大。无所不在的媒体几乎是拿着放大镜在挑公务人员特别是高级公务人员的“毛病”,而一旦被媒体曝光或被公众举报,往往引发“冲击波式”的舆论压力和相应的法律制裁。而我们也曾使用过曝光的手段,但是这样的手段往往不奏效,一暴十寒的“风暴式”检查使违规者在“下不为例”的检讨声中不长记性,要不了多久,杯觚交错依旧。如果治理“嘴巴上的腐败”从屁股下面的位子治起,吃喝之风必然得到收敛,也让那些恶搞者经典《长征》诗词者找不到任何可供替换和嗤笑的藉口与素材。所以,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还需加大监管力度,整治公务员队伍,把公务员确实打造成一支为人民服务的队伍。
前一篇:让“谣言葡萄藤”止于公开、透明
后一篇:谁来给遭雷击的孩子煲“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