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随笔 |
![]() |
我有一个朋友,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家庭非常贫困,直到大学毕业,他都是依靠国家的救济和奖学金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后,他又去美国留学了。后来,他就留在了美国。有一次,他回国办事,正好和我相遇。老朋友见面,分外激动,一顿拥抱后就开始天南地北地侃。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工作时,他说:“回国?你以为我傻啊!国外的待遇和条件比国内的强得太多恶。我有好多一起去的留学生都选择了留在国外,事业都发展的非常好。”我听了心里很不好受,虽然我读的书没有他多,也没有他优秀,但是我还是觉得他这番话说得有点不太合乎他的身份。
“那你不觉得你之所以有今天,没有国家的功劳吗?”我的语气有点生硬。
他笑了笑,说:“这主要还是我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吧!当然咯,在很多时候,国家还是资助了我不少,但是,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未来应该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哪里对我的发展有好处,我就去哪里。”
我没有再问其他任何事了,找个借口和他告别了。我打心眼里为我有这样的朋友感到羞耻。
国家辛辛苦苦把他们培育成才,可学有所成的他们呢?居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只知道这是自己勤奋的结果,大不了还有家长付出的心血,而看不到这与国家、社会提供的教育条件、环境、老师的辛勤培育有关。他们只懂得享乐与挣钱,完全忘却了心中的那份感激之情,不顾国家对他们的需要,甚至国家的千呼万唤都打动不了他们。
古人云: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乃有良心之物也!何谓良心?良心就是仰慕与追求善良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施善者的敬仰、感激与报答的一种情怀。其实心存感激,不仅仅是人所独有的品格,凡是具备心理活动的生灵都有对善良的感激之情。古有“白蛇传”的传说,今有狗冒死相救火灾中的主人的真实说法。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乎?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以及“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都教导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心存感激、知恩图报。
可是,现在的社会上,不懂是为什么?心存感激者越来越少,许多人忘却了或者是失掉了心中的那份感激之情、答谢之意,把自己得到的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应当,根本不会去感激!国家干部贪赃枉法的案件屡见不鲜!不孝儿女比比皆是,见义勇为的真实事件越来越少。
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命之恩,当世代相报”。而今,好人难做啊!许多英雄因见义勇为流血后,面对着的是被救者的冷漠,甚至被人们怀疑为行凶者。这怎么不让救人者心灰意冷!
如此等等,不仅与礼仪之邦的传统格格不入,而且也制约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造成许多危险的结果。
道德的建设离不开我们心存感激,如果每个人心中缺失了感激之情,那么势必使人人都不愿去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人人只会利己,社会无助人为乐、无见义勇为精神的存在,甭谈什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也甭谈什么互助友爱、睦邻友好、家庭幸福?出现的情况将会是有人遇难众人围观,但却无人相助;家庭、朋友之间将不再有情义存在;我们都将生活在一个冰冷的社会环境下,没有人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去奉献他们的力量。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唤醒我们心中的感激之情,这是人类心灵的呼唤,这是人间爱的奉献,这是生命的源泉。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乐,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远离烦恼,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美好境界。 “施恩于人共分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互爱互助。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