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目前丫丫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好吃的东西,生怕别人吃了,经常把“外公不吃,外婆不吃”挂在嘴边。不说是屡教不改吧,至少也是隔三差五的就要犯一次错误。
读书笔记:《宝宝喜欢吃独食怎么办?》
喜欢吃独食的宝宝,如果不纠正她这个问题,将来就有可能变得比较自私,做任何事情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考虑他人的感受,不会换位思考。
危害一:
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从而会影响到他与其他人交往的能力,让他变得不受欢迎。
危害二:
很难换位思考,从而表现出比较冷漠,对他人的冷暖不太关注。从而使他变得越来越孤立,进而越来越自卑,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喜欢吃独食的原因:
1.宝宝特有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对于4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分享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发展任务,它包括去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有时的延迟满足。宝宝的“自私”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都具有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不是道德问题。
2.父母的养育误区
父母过于溺爱。
3.宝宝缺乏分享的经验
宝宝分享的意识是需要一点一点培养的,如果家长没有有意识地为宝宝创造分享的机会,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分享的经验,那么他也就无从习得分享的行为。缺乏分享的意识,自然就会喜欢吃独食了。
4.宝宝缺乏模仿的榜样
1-2岁开始,宝宝越来越喜欢模仿周围人群的行为,因此,宝宝很多的行为习惯都是通过模仿获得的。如果家庭成员没有礼让的习惯,大家都是各顾各,宝宝就会认同这种相处模式,变得比较“独”。
解决策略
1.让宝宝体验分享的快乐——从不是她最喜欢吃的东西入手
为了让宝宝更容易进入情况,可以从不是她最喜欢吃的东西入手,让她体验分享的快乐!
每次她主动与人分享,家长都要认真表扬她,如“**表现真好,让我们吃到了这么好吃的香蕉。”“**给我们的香蕉真是太好吃了。”
家人一定要因为宝宝乐于分享带来的快乐而表现出非常开心,以此来感染宝宝,从而让她更多地从这种行为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2.巧妙地表达父母对宝宝的期望
父母可以当着宝宝的面有意无意地表扬或者批评别的小朋友。如“豆豆表现真好,有好吃的总是分给大家吃。”“苗苗太小气了,好吃的谁也不肯给〉”
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不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又将父母的期望表达出来,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3.让宝宝尝尝吃独食的苦头
给年幼的孩子来说,讲道理她可能根本听不进去,或者听进去了很快又忘记了。因此,父母可以给宝宝尝尝吃独食的苦头。
买来她最喜欢吃的东西,当着她的面津津有味地吃,如果她要吃,父母可以按她平时一贯的表现来拒绝她。
4.让宝宝当爱心使者
比如奶奶拿了一个苹果,美美地咬上一口,“嗯,这个苹果真好吃,宝宝快给爷爷送一块去吧。”
爸爸剥一个桔子,掰下一片给宝宝吃,“宝宝,尝尝这个桔子,真甜,快给妈妈送一瓣去。”
这样,宝宝在家里其他人的熏陶下就会变得充满爱心,有什么好吃的自然就会想到要分给大家吃。
5.创造更多分享的机会
每次买回好吃的,都可以将这些东西分给不同的家庭成员,比如香蕉给爷爷,苹果给奶奶,酸奶给妈妈,果汁给爸爸,面包给宝宝。然后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同时也鼓励宝宝将她的东西分给其他人。这样,家庭成员之间的这种分享行为就会在家里形成一种不可或缺的温馨的气氛,并且成为一种有趣的游戏,而不是宝宝心目中想象的是别人剥夺他的利益的一种行为。时间长了,宝宝就会自动参与到这个游戏中,学会分享,并且乐于分享。
6.通过其他媒介给宝宝摆明道理
7.不要用负面语言影响宝宝
对于宝宝来说,学会分享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当宝宝喜欢吃独食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给他上纲上线:“你怎么那么自私?”等等。
4岁之前的宝宝不会分享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父母要理解宝宝,不要把宝宝吃独食的行为看得过于严重,并且总是用这些负面的语言来给宝宝的行为下定义。年幼的宝宝容易认同父母的看法,因此,一旦父母说她自私,她就会认为自己真的自私。
宝宝吃独食,父母要尽可能忽略她的这种行为,从一些正面的活动中去引导她,并用一些积极的语言来鼓励她,使她变得越来越慷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