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低枕头的创新

(2015-05-30 09:21:12)
标签:

创新

结构

功能

理论

认识要点

高 低 枕 头 的 创 新

——高低枕头关于枕头结构和功能

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创新和认识要点

 (后面有改名为“侧卧仰卧全适枕”的最新版本)

    

  高低枕头的创新,包括早期的简单型,和后发的组合型,一方面让枕头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带来了枕头功能的显著提高。目前普遍使用的枕头,在垂直于人体纵向(站立时,从头到脚的方向)的方向上,高度大体上是一样的,故可称为平枕。高低枕头是,同时具有适于侧卧的高枕位和适于仰卧的低枕位,这种高低枕位俱备的枕头。在结构上,它让枕头由一元高度变成了二元高度。而在功能上,高低枕头让每个使用者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侧卧高度和仰卧高度;这带来的效果是,使用者在睡眠时能保持其自然体态,脖颈不发生变形,相应的生理组织不会受到外力的作用,从而达成舒服和健康。高低枕头适用于婴幼儿之外的广大人群,特别有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平枕所不能企及的;客观基础上的原因是,平枕以其一个高度去应对人们侧卧和仰卧两个高度的要求,是不会达成理想的符合度的。

    创新的高低枕头为什么能让枕头的结构和功能发生这样大幅度显著的变化呢?这来源于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运用,依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国家标准得到的数据表,和在工程实际中对规格的设定等,所形成的体系。

    后发的组合型高低枕头,由组合基础枕块构成,它能兼容现有枕头的优良成果,一方面,它能一个枕头实现多种功能,满足人们更多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已有的结构样式,使得高低枕头的普及,成了很简单的事情。

    我于2004年弄出了专利“高低枕头”,2011年写出了《对枕头合适高度的探讨及其推论》,2013年写成了“组合型高低枕头”专利(ZL 201320253763.8)。十多年来,我不断地推进高低枕头的实践和认识,现总结其要点简述如下。

    结合切身感受和观察感悟,我概括出这样的认识:

  一、睡眠与枕头相关的基本事实:两种睡姿,两个高度。

人们睡眠一般采取侧卧和仰卧两种姿势,在睡眠过程中,这两种睡姿相继变换着。在保持人们的自然体态而不窝着脖颈的情况下,侧卧和仰卧,头部距卧席席面的高度是不同的,是两个高度,侧卧的高度大,仰卧的高度小。

俯卧一般不属于健康睡眠的姿势,故这里不予采信和确认。

      二、睡眠健康对枕头的客观要求:保持自然体态,不使脖颈变形。

由上述的一,我们能合乎逻辑地进一步认识到,睡眠健康对枕头的客观要求是,能让枕头的使用者在睡眠的过程中,保持其自然体态,而不使其脖颈变形。即不造成因脖颈变形而使其相关的生理组织受到附加外力的作用。

     三、为保障睡眠健康,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对枕头的基本设计。   

    我们认识了睡眠健康对枕头的客观要求,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对枕头设计的基本原则了。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就是要让枕头这种工程产品能够很好地符合人体的需求。具体地落实下来,对枕头的基本设计是:一个枕头要同时具有适于侧卧的高枕位和适于仰卧的低枕位,这种高低枕位俱备。这个基本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结构上的,要同时具有高低两种枕位;另一方面是对高低两种枕位在高度数值上的要求,就是要适于侧卧和适于仰卧。

    这个对枕头的基本设计,正是我们对高低枕头的定义:高低枕头是,同时具有适于侧卧的高枕位和适于仰卧的低枕位,这种高低枕位俱备的枕头。

至今,人们普遍使用的枕头,可以叫作“平枕”,其在垂直于人体纵向的方向上,高度大体上是一样的。人体纵向是指站立时从头到脚的方向。波浪枕、太空棉记忆枕也属平枕范畴,它的不同高度,是在平行于人体纵向的方向上。

高低枕头是从外形上看,很直观的称呼。从功能层次上讲,它可以叫作“侧卧仰卧全适枕”;就是说,它为使用者提供的侧卧枕位高度和仰卧枕位高度,都是使用者所需要的合适高度。所以高低枕头的使用者,在睡眠中能保持其自然体态,脖颈不发生变形,它克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平枕的缺陷,会很舒服,从而有利于健康。

2005年我的第一个专利获得批准的时候,专利市场十分混乱,骗子横行。我也被骗得举步维艰。我向中国家纺协会杨东辉会长写信汇报了自己的情况,得到了他们给与的极大帮助,让我免费参加2008年的上海国际家纺展。我制作了可供企业生产参照的高低枕头样品。这促使我的专利从书面上的方案走向了实际的产品。之后我注册了个体户,在网上推销高低枕头。实际的运作使我突破了专利文档写作时的错误;高低枕头的具体结构样式也不断出新。

 四、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探讨枕头的合适高度,获得相应的数据系列。

为了睡眠健康,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对枕头的基本设计,明确了枕头必须同时具有高低枕位的结构要求;和高低枕位必须具有适宜高度的数值要求,这是很自然的,合乎逻辑、顺理成章。于是,找到适于每个人的侧卧枕高和仰卧枕高,就成了问题的中心。这不可避免地成了高低枕头专利技术的核心问题。

要“找到适于每个人的侧卧枕高和仰卧枕高”,——枕头的合适高度,这是到现在为止,在医学、医务界,枕头行业还远没有形成共识的问题。

我在准备写专利时,了解了一下枕头的市场状况。开始知道了枕头厂商都强调其产品符合人体工程学,都打起了人体工程学的旗号。我就看了点关于人体工程学的书,对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有了一些认识。

1、枕头若由企业来生产,它就是工程产品。枕头是供人来使用的,它和人体有分不开的关系。于是,合乎逻辑的,枕头的合适高度,可以由人体工程学来解决(而不是由医学来解决?!—— 医学可以对其进行验证?!)。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一个模型。

    2、“人们在采用卧姿进行休息、睡眠时,能保持身体的自然体态而不窝着脖颈(即不造成脖颈的变形)。”——这样的枕头高度是合理合适的。这是睡眠舒服、健康的客观要求。——这就是我们从实际出发建立的一个模型。(就是以本文所述“睡眠健康对枕头的客观要求”作为模型。)

在这个模型现问题,可以使我们在开始研究时,先抓住主要的问题,以便得出粗线条的正确认识。这样能为进一步细致的探讨铺平道路。

    3、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依据我国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国家标准GB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我们得到了我国人群区分男女、按高个、中等个、矮个分档,区分侧卧和仰卧的合理合适的枕位高度的数据表。

 

    表Ⅰ  我国成年人侧卧枕高、仰卧枕高的合理合适尺寸 原始导出值   

                                                       

百分

位数

身高

厘米数

相当于何种

身高个头

侧卧枕高

合理合适尺寸

仰卧枕高

合理合适尺寸

5

158

 

12.65厘米

1.3厘米

50

168

中等个

13.85厘米

2.8厘米

95

178

15.25厘米

5.0厘米

5

148

 

11.1厘米

0.5厘米

50

157

中等个

12.4厘米

2.3厘米

95

166

14.0厘米

5.2厘米

 

  注明:表中仰卧枕高尺寸,是后脑勺距卧席席面的高度。

经过圆整和修整我们得到了更便于记忆和应用的数据表如表Ⅱ。

对侧卧枕高我们进行了圆整。圆整的高度差不超过 3个毫米。

对仰卧枕高我们进行了修整。仰卧枕高的原始导出值,超出一般人的习惯认识。考虑到,一方面,我们枕用的枕头一般是柔软的,仰卧时后脑勺一般是会压入一个深度的。另一方面,有人研究指出,为使枕头很好地承托脖颈的颈曲,颈曲的顶点与后脑勺之间存在有一个高度差,约为3 5厘米。考虑到这些,我们对导出仰卧高度再做一修整,增加3厘米左右,作为仰卧枕高的合理合适的尺寸。

表Ⅱ  我国成年人经过圆整和修整的合理合适的侧卧枕高和仰卧枕高

性别

百分

位数

身高

厘米数

相当于何种

身高个头

圆整的侧卧枕高

合理合适尺寸

修整的仰卧枕高

合理合适尺寸

简单的表示

侧卧/仰卧

5

158

 

12.5厘米

4厘米

12.54

50

168

中等个

14厘米

6厘米

146

95

178

15.5厘米

8厘米

15.58

5

148

 

11厘米

4厘米

114

50

157

中等个

12.5厘米

6厘米

12.56

95

166

14厘米

8厘米

148

 

注明:表中仰卧枕高尺寸,是按颈曲顶点距卧席席面的高度修整的。

 4、由我国人群侧卧和仰卧的合理合适的枕位高度的数据,我们得到的第一个推论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平枕”,不能为人们提供合适的枕高。

由原始导出值数据表可以看到,人们侧卧和仰卧的高度差,大约是10厘米。平枕只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大体相同的高度,不可能提供相差这样大的两个高度。

    5、由我国人群侧卧和仰卧的合理合适的枕位高度的数据,我们得到的第二个推论是:人们应该枕用“高低枕头”。

让高低枕头的高枕位的高度,是使用者侧卧的合适枕高,同时让高低枕头的低枕位的高度,是使用者仰卧的合适枕高,这样使用者就同时得到了侧卧和仰卧的合适枕高。高低枕头是侧卧仰卧全适枕,会给人们带来舒服健康。

 五、适当的规格设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合适的侧卧枕高和仰卧枕高。

有了我国人群侧卧和仰卧的合理合适的枕位高度的数据,就为工程上设定高低枕头枕位高度的规格和组成高低枕头的规格提供了依据;适当地设定高低枕头的规格,能为每个人得到合适的侧卧枕高和仰卧枕高提供坚实的工程产品基础。

高低枕头的基本规格和扩展规格。依据我国人群侧卧和仰卧的合理合适的枕位高度的数据,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我们设定:高枕位的基本高度为121416厘米3档;低枕位的基本高度为468厘米3档;高低枕位的9种组合,为高低枕头的基本规格。高低枕位的基本高度按2厘米的间隔向大小两个方向扩展,形成扩展规格。高低枕头的9种基本规格,它能满足我国绝大部分人群的需要。加上扩展规格,能满足婴幼儿之外的所有人群的需求。

     

              高低枕头的基本规格

 

基本规格

低枕位高度(厘米)

4

6

8

高枕位

高度

(厘米)

12

12/4

12/6

12/8

14

14/4

14/6

14/8

16

16/4

16/6

16/8

 

高低枕头的规格是这样表示的:前面是高枕位枕高的厘米数,后面是低枕位枕高的厘米数,中间用一个斜杠“/”隔开。例如,146,表示规格为高枕位枕高是14厘米,低枕位枕高是6厘米的高低枕头。

高低枕头适用的婴儿之外的所有人,都能选到适合自己侧卧和仰卧的合理合适的高度及其组合的高低枕头。高低枕头的枕位高度按2厘米分档,从道理上讲,具体个人在正确选用适合自己的高低枕位之后,其得到的枕位高度与其需求真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厘米,具有相当好的符合度。高低枕头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健康的新型枕具;特别突出的是,它为人们预防和辅助治疗颈椎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这样,“找到适于每个人的侧卧枕高和仰卧枕高”的问题,得到了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相对完美地解决。

高低枕头的规格按2厘米分档,它的另一个方面,是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

  六、逐步产生、增加的高低枕头的结构样式,为高低枕头的功能完美和便于普及奠定了基础。

高低枕头的具体结构样式,是体现高低枕头概念的实际载体。它们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过程逐步产生出来的。

第一个专利文档说明了简单型不对称的和对称的高低枕头;但对单一规格的书本形高低枕头的描述、设想,不能在实际中运作。后来在明确了高低枕头的基本规格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了单一规格书本形高低枕头。接着相继发展出了多变规格书本形高低枕头,超全规格书本形高低枕头,和“能四”多书本形高低枕头。在第二个专利完成之后,已有的高低枕头结构样式,出现了大幅跃升,形成了两大类共12种。见表Ⅳ  高低枕头的结构类型和品种明细。

表Ⅳ  高低枕头的结构类型和品种明细

结构类型

编号

品种名称

是否对称

不对称

对称

简单型

1

简单型不对称形高低枕头

 

2

简单型对称形高低枕头

 

3

单一规格书本形高低枕头

 

4

多变规格书本形高低枕头

 

5

超全规格书本形高低枕头

 

6

“能四多”书本形高低枕头

 

7

竖直叠放不对称形积木形高低枕头

 

8

竖直叠放对称形积木形高低枕头

 

9

水平摆放不对称形积木形高低枕头

 

10

水平摆放对称形积木形高低枕头

 

11

复合叠摆不对称形积木形高低枕头

 

12

复合叠摆对称形积木形高低枕头

 

 

高低枕头的每种结构样式,都能实现9种基本规格,和所需扩展规格。

组合型高低枕头的基础枕页(块)就是一个小枕头,它能兼容现有枕头的各种优良成果。由几个基础枕页(块)组合成高低枕头,就能带来多种功能,使用户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使高低枕头很容易成为枕头的集大成者。比如“能四多”书本形高低枕头的一个例子,它有四个基础枕页,在仰卧枕位兼容了美欧日流行的太空棉记忆枕,在侧卧枕位,贴头枕页是兼容了寿孔枕,具有护耳孔槽的结构,使用户能享受“耳脉通,脉脉通”的好处。贴头枕页下面枕页的枕芯可以是荞麦壳的、竹炭纤维的、乳胶的、多孔棉的,等等,它们都很容易按使用者的喜好调到贴头位置。积木形的高低枕头,同样容易实现“能四多”。

高低枕头的已有结构,使它既能成为枕头的集大成者,也能便于普及,向百姓推广。有了“竖直叠放不对称形积木形高低枕头”,人们可以想到,把自己现在使用的平枕的高度,调成自己仰卧的合适高度(一般在48厘米),再弄一个叠在上面、高度正是自己侧卧的合适高度的小枕头,不就有了适合自己的高低枕头了吗?叠在上面的小枕头,可以和下面的平枕同样宽,长度是下面的平枕一半,高度约在68厘米。怎样弄这个小枕头?有条件的自己就可以做。如果有企业作这样的小枕头,老百姓不就更方便了吗!

 

高低枕头的多数结构样式,现在已经小量生产,在淘宝网、阿里巴巴1688网的“天津沈枕高低枕头经营中心”网店面市供应。

 

 

                                     沈向东   2015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