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

(2009-03-06 14:12:07)
标签:

杂谈

 记得不懂事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忧愁的滋味的。那时只知道听爸爸妈妈的话,上学,吃饭还有一个劲的玩。后来某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怎么和别人不一样,碰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也不会不高兴,似乎事情是事情,心情还是心情,并不觉得二者应该有联系。于是后来我就拼命思考我是不是应该“忧愁”一下,至少和别人一样。后面我学着别人的样子遇到不好的事情就拼命让自己不高兴,学着学着竟成了习惯,到后来还达到不知如何“高兴”的程度。而学着和别人一样“高兴”却似乎比学着和别人一样“忧愁”难得多了。

  我想一个小孩是不会这样不会那样的,顶多疼了会哭,饿了会叫。据我的一个朋友说她小时候是不知道什么是“饿”的。无意中听到自己的表弟喊饿了,她竟很好奇饿的感觉,羡慕他有感受饿的能力。小孩总喜欢学着和别人一样,以为别人有的自己也有了,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于是我们小时候总喜欢扮家家,屁大的孩子做爸爸做妈妈,拿着瓦片,草叶做饭菜,摆上红砖做灶台,其乐无穷。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我们不再那么盲目的学别人的样子,多了些自己的思考。然而很多情况下,很多人为了不受排挤和求得自己的片刻安宁却总还是在“跟风”下丧失自己原本的坚持。

  生活中,很少遇见有理性思考高超智慧的人,若是能遇见一两个成为朋友真是人生莫大荣幸。

  现在信息泛滥,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反胃,逼着自己不要了解太多,不了解太多就不会去思考太多,烦恼自然也少掉许多,更有些时候我会反感学习太多的知识,认为有的东西不知道会比较快乐。拼命把自己的脑子塞到崩溃也赶不上激烈竞争的时代,倒不如固本培源,在一定范围内沉浸着,满足着,快乐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