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着多么美好的小时候,手拉手,扎着小辫子,背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小书包,吃着酸梅粉,和“包青天”梅子。现在你都忘记了昨天吗?其实不是我们的错,毕竟一个人对于一个庞大的社会来说是很渺小也很微不足道的,也许社会给了你不该有的沉重,也许别人给了你不该有的讥讽,也许家人给了你不该有的压力,那是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们,他们常常随声附和,但唯独懒得去了解我们的内心,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通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一段真实的岁月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痕迹。他们总是不在家,让我们抱着洋娃娃睡,他们常常叫我们80后,也常常叫我们“80后”,他们觉得“大学生”是神,会在任何我们失误的小错误上锱铢必较,因为我们是“大学生”任何错误不能犯,何况是低级的小错误。我们被“妖魔化”,我们必须事事成功,第一次去北京找不到合适的出站口是我们不能犯的错,地是必须天天扫的,碗是必须餐餐洗的,见到狗熊是必须哈腰的,所有的想法也都是不切实际的。他们可以毫无理由的认为我们任性,却从不去听听我们真实的心跳声。韩寒说他的小说被小学生拿去做题,结果连他自己都选错了!难道真的是他错了?他说出一句很经典的话:“不是我错了,是规则错了!”我们不是韩寒,不能像他那样酷去制造一个自己的规则。可我们是正常的80后,是50,60生出的80后,这个时候我们成了主流,而这与上推10年20年下推10年20年的60、70以及90、00们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当80占市场主体时,好人好事多由我们做,坏人坏事自然也会有比较多的成分,为何在你们眼里我们就成了渣滓的主流,还要把我们拿出来加上“”。我百思不得其解,你们那么不客观,责怪声此起彼伏,随便说人不负责任、不讲信用、不讲礼貌。什么时候你又调查过我们的整体状况?什么时候全面分析过我们的成长环境?面对你们的非议,我愤怒,我抗议,而终究你们是长辈、是学者、是专家,我说的话自然没人信。最后我只能缄默地站在楼上,看着地上忙碌的人,汪洋恣肆……
我不知道,假如我们的角色转化你们又做得怎样,但我至少不会像你们一样不加理解的胡乱指责。无知的挑衅一浪接过一浪,什么时候你们才能停止叫我“80后”什么时候你们才会理解“大学生”。你们忘了吗?“80后”是你们骂过的却仍坚强的主体,“大学生”是被压弯后仍逞强的弹簧,你们忘了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孩子,我们需要你们的呵护,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哪怕是你善意的拍拍我的肩膀,我就会很满足的微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