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斯嘉丽放飞自我也徒劳

标签:
攻壳机动队影评斯嘉丽约翰逊 |
分类: 电影类 |
文/慕容天涯
首先声明,我不是斯嘉丽约翰逊的黑,恰恰相反,我是寡姐爱好者。
所以看完《攻壳机动队》有点儿“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啥?因为电影不好看啊!
比起很多好莱坞翻拍作品的一塌糊涂,其实《攻壳机动队》还是能看的。起码故事虽然干瘪,但是好在完整和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例如朱丽叶比诺什的出色表现和激萌的北野武都交出了较为出色的角色。
但是显然,这部好莱坞流水线作品犯了一个大毛病:“动机不纯造成的改编失败”。
这部影片中由斯嘉丽扮演的“最强少佐”,成为了合体人。她在未来世界里拥有人类的大脑和机器人的身体,所向披靡执行着九课的任务可谓不断的“放飞自我”。但是,很显然好莱坞故事一切从简的做法害了这个角色。成为了一个首鼠两端的人物。动机开始要白不定。
为何?首先结局无悬念,揭晓真相反派BOSS不择手段的残忍真相,并无太大冲击力,这是拜套路化故事所赐。再者,对于主题的探讨浅尝则止。她与男主角所代表的另一社会群体“离家少年”的成因,也做出深刻探讨。
那么,少佐就成了一个动机不纯正的角色。你说贴近原著人物动机源于成长和社会?还是贴近改编人物动机归咎于反派呢?
这样一来,《攻壳机动队》就不尴不尬的悬在半空,成为了只注重视听效果(打造未来光怪陆离城市),只讲述及格故事(所有大公司皆无良,商业是原罪),并且角色缺乏华彩(少佐意识到自己是素子时稍有亮色)的平庸之作。
本片都拍成这样了就没什么好聊的了。而且虽然3D难得不坑爹,但是显然亮度依旧因为夜景较多的原因并不够,这种片子看巨幕基本也是浪费票价,不聊(不过如果你是香港爱好者,这部戏真是未来城市想象力的典范)。如果你有兴趣,推荐这方面做得比较差的同类继续受个虐,前几年的《机械战警》算是一例,但是那片子至少有大量的动作场面可撸,直男能从视听刺激中寻得一点儿慰藉。而再推荐一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类作比较爽下,那就是以小见大的《机械姬》,同为人与机器的关系探讨,比这部不知道高出了几个段位。
那我们还聊啥?说说斯嘉丽约翰逊吧。
我有多喜欢寡姐?从她的处女作《迷失东京》就一眼迷上了她超越年龄的成熟。彼时,在酒店玻璃窗俯瞰城市的少妇,成为了在这座霓虹森林最美的风景。而故事结尾她和比尔莫瑞伴着《Just Like Honey》低声耳语,拥抱作别,简直成为了我最爱的银幕爱情电影华彩片段。
然后呢?可以略过她和特呆萌的《我家买了个动物园》,那个片子胜在剧本,但是她的角色发挥空间不如预期的大。有时候我想,也许《复仇者联盟》系列的黑寡妇角色对她是双刃剑,“成为寡姐,败也寡姐”的她从此给人的刻板印象太强,以至于只能习惯看她在各种戏份里穿着紧身衣或者衣不遮体的秀着完美身材,一言不合就开干。却再难见她的佳作。
比如,囧瑟夫的《唐璜》作为奇巧淫技一般的性喜剧马马虎虎,演技有些输给朱利安摩尔。接下来一些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当打女形象固定之后,合作吕克贝松的《超体》也是水的可以浪费了极好的设定和想象力,(这片子我还第一时间跑去HK看的)。
你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来她最好的角色除了《迷失东京》之外,竟然是当年的《她》,虽然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却已经是她最好的表演了。《皮囊》虽然大胆挑战了裸戏,而且个别段落声画结合的完美,可是水花也不大。
可以横向对比下,同为80后炙手可热的一线女星的成绩单如何呢?娜塔莉波特曼化身黑天鹅拿了小金人,“后起之秀”石头姐掳走了新影后,凯拉奈特莉总在高分佳作中亮相(英国演员选题材时的先天优势明显),假设如果寡姐一辈子就这么商业下去,这么高不成低不就下去:
作为寡姐爱好者我们也心甘,但可能就情不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