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烦恼》:为何是跨界喜剧佳作?

标签:
娱乐夏洛特烦恼影评沈腾马丽 |
分类: 电影类 |
■文/慕容天涯
眼下喜剧市场火爆,观众也乐此不疲。但分门别类,喜剧市场也因为编导和主创团队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第一类是传统喜剧导演的作品,如王晶和宁浩的作品质量稳定风格早已自成一派。第二类则是演而优则导,如囧系列。第三类则是玩跨界,将主演擅长的的艺术形式搬上大银幕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最后一类。《夏洛特烦恼》即是将开心麻花团队成熟的话剧形式此番改编成了喜剧电影。这与同为跨界喜剧的老郭相声剧,大鹏网剧电影化的路线是截然不同。虽然话剧看似与大银幕并不搭界,但仔细分析反倒是话剧的优势要更明显。究其原因,只因为主演沈腾和马丽领军的麻花团队有着极其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还是那句老话:话剧演员一定能够演电影,但是不是每个电影演员都能演话剧的。他们还原角色的嬉笑怒骂功力非常精准,也即是基本功好。而近年来登上春晚和娱乐综艺后,镜头前表演技术的微调也历历在目。所以说,有出色的演技做基础,加上麻花团队已经非常成熟的喜剧风格,如果整体制作上再能加把力,就一定佳作可期了。
好在《夏洛特烦恼》都做到了。
于是,本片成为了一部剑走偏锋但却笑点密集,制作不俗表演也打动人的跨界喜剧佳作。收获爆棚笑声的同时,也值得喜剧爱好者们一刷再刷。
本片根据人气颇旺的麻花佳作改编,此番将这个不错的故事终于呈现在了银幕之上。但是也具备了一些话剧转成电影的弊端。比如话剧的段落感在影像就更像是不得已的“割裂”,使得主角所处的不同人生阶段过度上稍显生硬。但比起弊端优势却更明显!做个对比就明白了:同为近期的喜剧,《煎饼侠》是屌丝故事延续,用的是大鹏+客串明星“密集轰炸”的方法。但《夏洛特》却因为保留了原作角色关系,采用的是主角+配角“各司其职”的方法。这在影视创作上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大量国产片无论何种类型往往最终都毁在故事上。《夏》有完整的人物关系做夯实了的地基,再加上有笑有泪的故事步步为营,最终收获了同类型题材“一览众山小”的如潮好评。
而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没有像很多主打“穿越牌”的题材那样将宝押在情怀上,而是完完全全放开手脚,用无数笑点直奔观众的娱乐需求。也近乎不留情面的顺手就嘲讽了那些近年来被热衷炒改编的无病呻吟校园青春题材。让我们感受到片中的九十年代就该如此,怀旧却不矫情,有趣却不妨碍感动。虽然很多笑点偏重传统的北派喜剧,依旧用出色的台词收获了笑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台词一不盲目追求网络流行语言,二不低俗更非荤段子,可谓难得可贵。这些台词可以归为两类:要么是熟练使用“反转”这一喜剧台词中屡试不爽的法宝,如沈腾扮演的角色与朋友“父子相认”,天台上错认女友盲目表白;要么是符合每个角色独一无二的气质:比如沈腾扮演的夏洛每句话都贱得不可一世,马丽扮演的马冬梅则在痴情备胎和女汉子间自由切换,或是如艾伦扮演的大春,句句痴言击中观众笑神经最终傻出银河系新高度……所以说,夏洛特烦恼的台词与人设都走心,观众也就喜欢的同时更容易入戏。
综上所述,《夏洛特烦恼》虽为麻花团队的剑走偏锋之作,在当今的电影市场质量不俗。这次口碑的成功也值得从业者者们去思考。那就是:我们究竟该如何拍摄一部真正好看的喜剧?影片的家庭主题之深刻又不露痕迹,使得其与大量急功近利为票房的国产喜剧截然不同。这种对比,就好像片中那个飘荡着过朴树和许巍歌声的完美年代与眼下唱片业基本萎缩的综艺翻唱间去对比一般鲜明。而且最关键的是,观看的过程不仅会爆笑,也许还有泪:
《夏洛特烦恼》不仅是一部好喜剧,还是一部好电影。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微博:慕容天涯的海葵欢迎关注
博客文章个人原创,约稿请联络
QQ:31439327 (媒体约稿合作)
QQ:834327647(影迷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