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2014-03-24 21:14:58)
标签:

白日焰火

影评

廖凡

桂纶镁

王学兵

分类: 电影类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火焰


■文/慕容天涯


  对于一部院线作品而言,奖项有时候是一种双刃剑般的存在。虽能给宣传带来便利,提升影片的知名度。但也会让观众先入为主,对影片冠以“艺术片会沉闷”的预判,从而影响很多爆米花电影迷和大片控进而提前对影片敬而远之。所以当《白日焰火》斩获金熊奖和廖凡赢得柏林影帝之后,影片是否如预期的那般偏执的文艺到底,就成为了很多观众关注的焦点。

  首先,这仍然是一部很有看点的作品,其看点是受益于商业片路数的题材。片中一桩由神秘连环杀手引发的“离奇碎尸案”加之天女散花般的抛尸,让迷雾重重,猜疑四起。绝对比之大部分亲情为主,爱情为辅的文艺片更吸引眼球,而且比一些小众题材上演角色追逐梦想的文艺路数更具张力。而“连环杀手”更是极富社会话题性的选材。对比韩影曾引起巨大轰动的《杀人回忆》就可知这绝非小众路线。而片中警匪之间的猫鼠游戏,更是因为廖凡扮演的落魄警探张自力的执着投入,不断揭开谜底,能够引得观众一追到底。开场的“飞扑嫌犯”的镜头更是让人为之震撼,猝不及防。所以说,本片作为文艺之作,不够纯正,商业火焰能够熊熊燃烧,这个犯罪题材化为干柴对其贡献不小。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与此同时,作为一部获奖的文艺片,其如同海水般的沉静和细腻却依旧存在着。最典型的就是这不是商业片将戏份分猪肉派给演员。在处理角色之上,依旧采取的是文艺片不按套路的方式。比如桂纶镁扮演的洗衣工吴志贞这个角色很值得玩味。第一组镜头里,吴志贞在哭泣,画面上只有那双美得令人难忘的腿,而无正脸特写。待到这个角色第一句台词出现,我在影厅里借着微弱的光亮看了眼表,已经是接近全片一半时长的40分钟左右。试想一下:如若是这是一部商业片,绝不允许也更不可能让女一号半程哑火!那么只可以理解为,这是文艺闷骚的故态复萌。这样一来就很奇怪了,虽如前文分析,影片有一些“浓烈如火焰”的追凶、搏斗、抓捕等商业元素,同样这部《白日焰火》整体想表现的主题也不如文艺到骨子里的“第六代”们那般偏执。但观看的过程里,观众却仍可以感觉到比之那些文艺前作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沉默甚至沉闷。如此一来造成的弊端很显而易见,你把它当做文艺片看,诸多看点扣人心弦,烈焰熊熊灼人。你当它商业片看,人物却时时沉默配乐也欠奉同样看点也欠奉了,犹如看不到底的深蓝海水。但要知道,毕竟文艺不等于沉默不语,太过沉默反倒会失策。参考近年来两部笔者认为可称为华语文艺经典的作品,首先是同样将东北设定为为背景却妙趣横生的《钢的琴》,更不须提同样斩获了欧洲电影节表演奖项却更深入人心的《桃姐》。就知道这部《白日焰火》,仍旧只是国产文艺片佳作而非神作,比之经典作品仍有不小差距。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不过纵然如此,这部影片力图达到的文艺和商业之间的平衡所作出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依旧值得所有国产文艺片去思考和借鉴。导演刁亦男是以作者心态,在上演力图让普通观众也买帐的故事。于是我们才看到了桂纶镁的加入,去平衡廖凡和王学兵的阴郁表情。也有了类似将哈尔滨淡化为背景,只剩下街角的干洗店、灯火辉煌的铁桥以及高耸的摩天轮等符号化标志物的处理方式。再者,影片镜头语言的运用很出色,较之大量依靠台词塑造角色推进情节的传统文艺片大有进步。比如雪地上离奇出现的脚印,瞬间勾勒出另一条线索。那一场舞池夜戏更是颇具张力,跟踪与反跟踪来得不动神色却剑拔弩张。冰场一幕更是神来之笔,吴志贞渐渐消失在黑暗里的脸是选择桂纶镁出演乃正确决定的最好证明。不过后半段的情节交待上值得商榷,至少删除掉了摩天轮的激情戏后,不见了吴志贞并不直视张自力却与之做爱的镜头。那样一来,角色情绪的转换是不连贯的,第二天红唇红衣的吴志贞之热情也来得有些毫无头绪。可是好在作为文艺片,演技方面无可指摘。廖凡必然配得上这尊奖杯,孤独之舞是他给所有人最好的证明。王学兵的木讷反倒是与他在《北爱》里的外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他的银幕最好年份。至于王景春会绝对让人记住那张隐藏着秘密的脸。三位男演员都和这座城市的众生一样,皆是小人物却琐碎且真实,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至此,对于《白日焰火》的结论已然很明显:这是近年来最好看的文艺片之一,也是一次好演员们绝佳演技的集体爆发,更是你需要忍受很多沉默时刻的半是海水,半是火焰的左右为难。昨天看到一条微博,有影迷散场后,去哈尔滨拍摄地那家干洗店外拍了照片。片中的“荣荣干洗店”现实中已经化身为没有招牌的小小爆肚馆。但很神奇的是,你却记得住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桂纶镁低头不语手中忙碌着收拾柜台上的衣服,廖凡斜倚在柜台上一口接一口吃着包子。之后她哭成泪海,他留下背影。这是个为爱而生为爱而灭的谜案,他们仿佛跳出电影,而真实的存在过。活在这座飘着雪,永不眠,却隐藏了太多故事的城。

  对了,在这城市上空,还有一场绽放过,你却看不到的焰火。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

 

 

 

《白日焰火》:文艺片的海水与火焰新浪微博:慕容天涯的海葵欢迎关注
   博客文章个人原创,约稿请联络

QQ:31439327 (媒体约稿合作)

QQ:834327647(影迷朋友交流)

E-mail: cdcokevin@yeah.ne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