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厨子戏子痞子黄渤管虎刘烨张涵予 |
分类: 电影类 |
■文/慕容天涯
内地观众爱喜剧,大部分影片在经过去年底的喜剧大热后,宣传起来也都愿意这么做。于是把一些不那么好笑的电影说得好笑,甚至把本不是喜剧的电影“伪装”成喜剧。如果说前者是坑爹,那么后者就属于取巧。
《厨子戏子痞子》就是后者,宣传和前半个小时不说实话,后半小时狂补逻辑的影片结构一起取了巧。我们看上去是喜剧的这部电影,终于在半个小时之后变了模样,后半部成了很像是《风声》那般的悬念迭出谍战加《黄金大劫案》热血不断的动作片杂糅。导演管虎调动了已经被市场验证有效的商业片招数,结合了自身历来较为浓烈的个人风格,使得影片成为了一部很特殊的作品。
本片第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难以归类。喜剧片阵营会因为这片子“名不副实”根本容不下这前半个小时并不好笑的电影。动作片行列又因为片子后半段夜景中接近国产电视剧的视听水准排不上号。至于谍战片,显然片子迫于格局达不到人物不断变化阵营,悬念层出不穷的效果。
那么这是一部什么电影呢?
这是一部管虎的试探性作品,或者说是实验品。他尝试了将个人浓烈的风格进行保留。并且非线性叙事诠释这个故事。这在前半个小时后揭开谜底后,一路疯狂的玩下去就可以知道。他的实验是一种试探。试探了华语观众对于这种非线性故事的接受能力。这不是疯狂喜剧,又却加上了抗日背景。于是,影片最终变成了奇葩,无法模仿,更复制不了。非常奇怪的让我们尝试到了新鲜之感。
再者,这是管虎的进步,既然是“玩”的心态。那么就应该有玩的姿态。在料理馆内,一切的美工和视觉元素都是荒诞风格。厨子刘烨,是典型的仿造日式的人物造型结合,社长日语倍儿溜后半段又相当爷们儿的上演百人斩;戏子张涵予,则是让自己的戏曲功底得到了展示,又是这个团队的定海神针;至于痞子黄渤,借鉴了西部片的游侠范儿带着武侠片的浑身装备。但是问题是,只有表象是不够的,人物必须被置于“玩”的结构中。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昆汀塔伦蒂诺的路数,但是显然我们只是截取了他的暴力范儿和人物行为。且在片中所有审讯阶段的的一切暴力都是无害化且被幽默夺取风头的,至于人物行为的夸张则是因为戏中戏的缘故必须故作姿态。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前半个小时的试探是失败的,至少笔者和很多观众的笑点还不至于如此低。所以说,很显然此刻可见,影片号称喜剧的宣传作用此刻呈现了负面的效果。被这种喜剧风误导的观影者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所以说,想玩放不开,之后好看又不是因为玩,是最可怕的。所以说,待到戏中戏揭开谜底后,人物退回到四人小组的状态时,我很担心影片会回归了不想玩,循规蹈矩的路子上。因为这种模仿仅仅是刚刚提到的试探阶段,只有试探的心态,缺乏彻底实际的动作是不可行的。但是好在管虎的试探没有停止,揭开身份谜底后,影片后半段的戏中戏还在上演,依旧在不断的退回幕后四人商讨,来到台前欺骗作戏。有点儿代入代出之感,人物的角色身份且在不断变化,这才渐渐好玩起来。
不过,值得称赞的是配乐上的进步,影片学习了昆汀电影里的罐头音乐风格,不但多种风格的音乐乱入,而且大部分的时候,《十面埋伏》夹杂着重金属穿插出现均是绝佳的气氛渲染手法。
有了试探,说了进步和不足。再来看看妥协。还记得《斗牛》和《杀生》里的管虎吗?回忆起那个悲情的黄渤,疯狂的黄渤吗?但是很显然市场是不接受这种碎片化的个人风格的。看得累,猜的多,但是娱乐效果不足。所以说,管虎需要将自己的电影市场化,《厨戏痞》的前半部分里,人物都规规矩矩的在为剧情服务,只是戏中戏让他们假疯。但是到了后半段,如当今红透半边天的黄渤,几乎就在如跳舞一段,顺理成章的凌驾于故事之上了。那段舞蹈中,黄渤的风骚姿态引爆了娱乐效果,甚至梁静的表现也很不错。不过当编导给出太多为了娱乐的个人展示后。电影的风格不一就有些强烈了,再加上一直在被修补的逻辑,影片就成为了对市场适度妥协后,观众满意但是整体摇摆的现有结果。
不过纵然如此,通过观影现场的反应依旧有如下结果:这部抗日题材电影当经过尝试,产生了奇葩式的效果后,管虎的试探还是获得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可。当然前提是熬过前三十分钟的戏中戏带来的不适,以及期望观众自行消除荒诞风格与抗日题材之间的这种违和感。但很显然,在现有观众对于多元化风格影片接受能力这一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是较难的一件事情。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新浪微博:慕容天涯的海葵欢迎关注
QQ:31439327 (媒体约稿合作)
QQ:834327647(影迷朋友交流)
E-mail: cdcokevin@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