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血滴子》到《大上海》:黄晓明的海水与火焰
■ 文/慕容天涯
黄晓明今年在院线有三部大戏上画,受到关注不少。但是观众显然一直以来将其定位为很富有争议的男演员。说实话,在《匹夫》时代,我尚不能把他归为演员之列。在《血滴子》来袭,有了一丝惊喜之后,如今的《大上海》一出,倒是突然对这个演员释怀了。看着他在电影票房贴吧里突然钻出来互动,骨折后在微博上以钢钉侠自嘲与粉丝调侃“小明”系列笑话。突然觉得他和年轻的成大器一样惹人爱,只不过少了防备,多了自然。
《血滴子》这部影片是个异类,对于大部分熟悉港片的影迷而言,喜欢有之,非议有之。影片使用大量剧情讲述朝廷将暗杀组织血滴子鸟尽弓藏与兔死狐烹的全过程,但由于处理的问题,使得剧情多多少少显得刻意。但是对于观众而言,收获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天狼。这是对于黄晓明从形象有所改变,整体上呈现突破的一部戏。对于整部电影的稍显平庸和刻意营造肃杀气氛的暴力场景不断的路数而言,这次的天狼是整部陈可辛风格青冷画面中的一片沉静海水。暗潮涌动搅乱着格局,牵引着血滴子们走向末路,直至和所有人一样成为刘伟强故事中的典型悲剧人物。


整部片子稍显理想化的故事里,他的角色自始至终在出现时被编导青睐,就以改变着叙事节奏的结果可知这是偏爱的作证。天狼作为汉人的领袖,造型颇有宗教中的救世主意味,从头至尾都在自言自语着宿命论的内容,却坚忍不拔的拼死到最后,为这个不算精彩的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而且片子中有两段天狼号令民众的演讲,对于他的台词功底考验颇多。
实际上,对于黄晓明而言,他的演技至今是很多人对其抱有非议的关键所在。那些故作帅气的POSE,甚至小荧屏的武侠剧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认为以往他最好的表现恰恰是当年那部话题性作品《神枪手》,当时的他有新意有爆发力。如今保留犀利之时又见稳定的发挥,跳戏几乎不见。当然这中间的过度是2009年的《风声》,那是他渐渐走上“溜光大道”的开始。在这次的出演中,他甚至在某些时刻拿捏出了一丝发哥的神韵。实际眼下来看,在他的履历表里最值得争议的一部演出应是《叶问2》。那时候的他可以出现,但是也不应出现。

在这一次的《大上海》里。他更是比之《血滴子》的故作高深更加游刃有余,好似一团火焰,契合了黑帮片的热血与不羁。
实际上对于小生而言,一直以来都需要有一部演技大突破的大银幕作品,作为代表作充实自身的演艺生涯。而正因为《大上海》,黄晓明也有了拜师发哥的意外收获。周润发和黄晓明,这对从年龄上看颇似师徒的一对演员,本应没有任何的交集。但却因为当年的两部小荧屏上的《上海滩》,如今一部大银幕上的《大上海》被联系到了一起,成为了密不可分的组合,让人颇感意味与趣味。这部戏从成大器开篇初到上海滩的火拼戏份就可知,黄晓明很适合这种热血的街头拼杀与黑帮厮杀。那种鲜血四溅沾染脸颊的鲁莽与冲动,让人记忆深刻。片中他和周润发之间的分工还是很明确的:成大器在中年部分因发哥的沉稳大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支配着十里洋场的一切。黄晓明负责的段落里,成大器则是一直在被事件推进,难见抉择,却时刻充满向上的动力。
正以为此,对于黄晓明而言,眼下的他需要的东西很明确:他在等待着那个机会。犹如理想化却信念坚定的天狼,好似深沉海水涌动,用替天行道之法则为血滴子的淹没于历史中引路;更好似一团火焰般的年轻成大器,手握利刃在街头百人斩的白刃战中拼杀。这海水与火焰的交集是一个被市场化的票房数字和奖项认可。毕竟这两部作品眼下收获的票房数字并不那么客观与真实。而对于演员而言,每个人的前路都是如此。也许未来的晓明同学终可以成为深沉的海水,但好在因为他眼下有动力和潜力,是一团看得到希望的燃烧火焰。

新浪微博:慕容天涯的海葵欢迎关注
博客文章个人原创,约稿请联络
QQ:31439327
(媒体约稿合作)
QQ:834327647(影迷朋友交流)
E-mail: cdcokevin@yeah.net
MSN: cdcokevin@hotmail.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