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谍影重重4影评娱乐 |
分类: 电影类 |
■ 文/慕容天涯
不论从哪个角度,《谍影重重》系列三部曲是最好的特工片应该毫无争议。所以对于依旧带着《谍影》开头名头的第四部而言。想要超越前作已非易事,成为比肩系列的佳作更是难上加难。
只因为,换了主角,片名中“伯恩”二字历历在目,但连主题歌都不换的这部续集正应验了“骑虎难下”一词的含义。
比起大部分人认为《谍影重重》系列只是“动作电影”的观点,这片子的好可不只是看马特达蒙扮演的特工杰森伯恩冲突厮杀那么简单。
因为还应有缜密剧情,张弛节奏,写实风格做基础,有了他们打底儿,最后才是那些秒杀观众的动作场面。
杰瑞米·雷纳扮演的新角色艾伦替代了伯恩,承袭着一切,应验着片名中“遗产”二字。仔细品评,刚刚提到的该系列电影四大优势,保持了写实风格与精彩的动作场面,但是由于剧情的前半小时铺垫过长,稍显温吞,电影的节奏之美便无从弹起,最终成为了让人又爱又恨的流水线产品。
你恨它,没好故事只剩外壳。你爱它雷纳不输小马哥,满世界奔走杀人成传说。
爱极谍影:动作电影的新生
奇迹的发生在相信奇迹的人手中,对比该类型前作,《谍影重重》系列更像是一个间谍电影的写实版本。其中充满了无数的转折和琐碎细节。伯恩身边没有香车美女,有的只是冰冷的现实和连续不断的对真相的追查,以及姿色并不出众但戏份尚可的两个女性角色。从十年前的2002年开始,作为主角的伯恩带领着所有的观众出生入死的跑遍了整个欧洲大地。人群之中,其显得精明强干却又那么的不值一瞥,由《罗拉快跑》的摄影师道格·李曼打造的首部曲《谍影重重1伯恩的身份》,彻底拔掉了此类间谍片的光环外衣,且在苏黎世的部分里,这个人物就那样穿着一件破旧的带有弹孔的毛衣追寻着一切,简陋得令人发指,现实得令人不齿。
但是伯恩胜利了。这样的胜利是这个电影系列和伯恩个人的胜利。前者表现在写实的风格和节奏的掌控两大特点上,后者展现在伯恩随时出现的极强的反侦察能力,以及情景所致的就地取材特长之上。
保罗·格林格拉斯接手了影片的后两部。在首部曲使用了手持摄影和晃动镜头的情况下,影片在第三部再次达到了晃动镜头在商业片里使用的极限,甚至除去动作场景,描绘人物对话时依然大量的晃动镜头,营造出一种观众被模拟到画面中人物身旁的窥视感。在摩洛哥的部分里,人物追踪时刻的晃动近乎达到了观众承受的极致。这样的画面感觉配以快速的剪切以及不时出现的大量闪回,巧妙的将实与虚的极限进行了分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通篇写实的一根筋效果,使得人物对战的场景辅以伯恩时灵时不灵的记忆碎片,构筑起一个只属于伯恩,却经得起细究的世界。
在2008年的2月24日,一个人的战役拯救了动作电影,《谍影重重3伯恩的最后通牒》在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击败了强势的《变形金刚》,一举夺下了三项大奖。
那是褒奖与传奇的开始,当然也可能是个终结。
恨这续篇:鹰眼复制小马哥?
突然想到,说说杰瑞米·雷纳吧。
这是个异类的演员,大器晚成谈不到,但是至少在2010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让《拆弹部队》成为了大黑马杀掉《阿凡达》之前,那个一意孤行的拆弹男并不是主流审美的最爱。
但是一切都变了,《城中大盗》与本·阿弗莱克砸断人手戴着面具抢劫银行;在《碟中谍4》里扮演参谋一职帅酷到底与阿汤哥平分秋色;至于《复仇者联盟》更是弯弓搭箭与斯嘉丽·约翰逊搭档冲锋陷阵成为史上最萌弓箭手之一。三部电影后,留下了三个经典角色:神经质却疯狂的悍匪,内敛不露峥嵘的帅气特工,一群超级英雄中的人类超级战士。
杰瑞米·雷纳成为了大部分人的菜,包括我。
比起杰森·斯坦森,他可以除去传统硬汉电影外,诠释更多的角色,甚至是传统的正剧。而且最好的一点是,他可以胜任任何的动作场面。这部电影里,除了他跟蕾切尔·薇茨的角色间互动很多,不像马特·达蒙同学总是一脸严肃没功夫好好的谈情说爱。此外,另一大亮点便是他的身手比起达蒙毫不逊色,个别场景几乎更为凌厉:除了结尾长达二十分钟的马尼拉街头摩托追击,鹰眼君凌厉时刻大体上分布如下:在阿拉斯加的冰湖中裸身畅游;在林海雪原先与狼共舞继而狙杀灰机;芝加哥郊外公寓的长镜头从平地攀爬到楼顶屋内一击制敌;当然,还有那个在预告片结尾让人颇感惊艳的窄巷速降秒杀对手。杰瑞米·雷纳做到了一部特工电影应有的一切。
另外,期待大美女蕾切尔·薇茨的观众应该不会失望,虽不至于像当年《不朽的园丁》那般美得人心醉,但是演技一流,绝对比起大部分只会喊叫的特工片女主高出一个段位。而爱德华·诺顿先生应该先说好久不见,再谈与雷纳隔空彪戏的美妙。不过依旧存在剧情设计的瑕疵,使得其演技有着发挥空间不足的遗憾。但是对于爱他的粉,大银幕得见已然足够。
而好似为了向前作致敬,片中保留了就地取材,用身边生活中的工具随手杀人的桥段。实际上回顾前作,伯恩系列在动作上的优秀不只是追逐与厮杀,更是源自随手可见的小物品的使用上,比如第一部中大使馆片段信手拈来的地图,随后与破窗而入的杀手对战时的圆珠笔,以及第二部里俄罗斯超市的白酒和德国特工家中的杂志,以及第三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电风扇,这些就在我们手边比比皆是的物品让武器得到了枪火之外的重新定义,随处都是战场的亡命之旅变得更加的名副其实。
但问题是,如果你看过《无间道3:终极无间》那看似不露破绽的为故事编织另一个平行世界,就知道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在做什么。同样的时空,另一个特工在追逐,逃亡,厮杀与搏命。
可是等等,托尼·吉尔罗伊作为前作的编剧此番转行导演,似乎在验证着隔行如隔山的说法。他做到了两件事:保持了动作场面的大体水准,延续了手持摄影的写实风格(不过平心而论这部晃得真不厉害)外却忽略了剧情的缜密和节奏的设计,造成了电影押宝结尾的一头沉效果。而剪辑也是个大问题,除了一队人马与雷纳在女主角公寓遭遇一幕,出现过以秒计算的景别镜头上演密集凌厉之感,令人透不过气外,其余时间发挥一般。虽然不至于看得人昏昏欲睡,却也在前半部分有些错愕于本片横向对比该系列前三部整体在剧情方面水准的缺失。
还有一点,比起第二部俄罗斯剽悍黑警的步步惊心,第三部猎鹰摩洛哥追杀的势均力敌,这一次的反派杀手令人实在不会替鹰眼君担心。这种结果很像是《飓风营救2》,雷声大雨点小的反派近年来太多,对不起老爸救女故事躺枪就躺枪吧。
所以说,作为特工电影,《谍影重重4》依旧不错,让人喜爱。风格还在,动作场面很帅。但是想想这块阿拉伯数字前的金字招牌,那么故事乏力,节奏欠奉的瑕疵就被放大了数倍。鹰眼君尽了力,但比起前作无奈存在较大差距。
又爱又恨的结果是,对比一下同样拍到第四部却突然回春的《碟中谍4》,以及高山仰止的同系列前三部,得出这只是流水线作品的矛盾结论
不想有5,只因传奇已死。想要有5,希望这是个新传奇的开始。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新浪微博:慕容天涯的海葵欢迎关注
QQ:31439327 (媒体约稿合作)
QQ:834327647(影迷朋友交流)
E-mail: cdcokevin@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