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磅》:威尔·史密斯的成与败

标签:
电影影评七磅当幸福来敲门威尔·史密斯娱乐 |
分类: 电影类 |
■文/慕容天涯
从某种角度上看,《七磅》的境遇像极了《本杰明·巴顿奇事》。他们都是那种主题优异或者说故事本身相当不俗,但是具体实施过程存在争议的影片。
也即是说,如果你看不到返老还童故事里的婴儿身躯本杰明在老妇人怀里闭上眼睛,那么感动就不会随之而来。同理,如果你没有耐心在威尔·史密斯新作里看到美丽水母最后妖冶的碰触肌肤,那么这电影便是一场灾难。
那么,依靠结尾的力量去完成一个主题的升华,而忽略了实施过程和观影者的心理接受程度后。这电影又该如何去看待呢?
失败?只为了这个结局
《七磅》这部电影采用了在最后一刻厚积薄发的方式,通过让结尾的震撼抹去之前的所有积累不爽。那么,为了达到感人至深的目的,这显然冒了较大的风险。
众所周知,由于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与主演威尔·史密斯上一次的成功合作,让人们对《当幸福来敲门》这样的优秀影片欣赏有加的同时,也在与这部二次联手的《七磅》充满了期待。众所周知,《当幸福来敲门》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在一个积极的主题被诠释的过程中,充满了一波三折的人生坎坷,以及这个男人不断前行的奋斗里程。在这一切被诠释的同时,主人公与儿子之间浓浓的父子情谊也没有显得抽离或脱线。威尔·史密斯的现实父子搭配与影片中的关系惊人的合拍。
正因为此,这电影才值得我们去观看。
但是《七磅》呢?
《七磅》显然高估了两件事情,首先便是观众对文艺电影的接受程度。再者,便是对于威尔·史密斯的超高期望值。其实文艺片本身的选择没有问题,但是,一个不讲明结局,却在演绎过程中接近一半篇幅都欲盖弥彰的故事,很不适用于此类影片。而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一些叙事手法上的瑕疵。和整个讲述过程中对于结尾震撼一刻的过分掩盖,让很多的细节成为了滋扰观者逻辑的旁支测出。
我们首先来理清这一切。
威尔·史密斯扮演的是哥哥,毕业于麻省理工的航天工程师蒂姆·托马斯。在遭遇车祸,失去挚爱妻子,并致这起交通事故中的七人死亡后。借用了弟弟本·托马斯的国税局官员证件,去实施一个救赎的计划。其中,哥哥的肺部移植捐赠和在福利机构工作的霍利肝脏捐赠是在影片的叙事开始前完成的。第一个出场的救赎对象,是盲人电话接线员以斯拉。蒂姆谩骂挖苦,却了解了对方,决定为其捐献角膜。接下来,在通过与老人沟通后,了解到该福利院的负责人古德曼的虐待行为,放弃了对古德曼这个等待接受骨髓移植者的捐赠,改为给男孩尼古拉斯捐献了骨髓。而房子给了被家庭暴力困扰的妇人,肾脏捐给了冰球教练。最后,他的心给了他爱上的女人,艾米丽。
但问题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七人救赎行为虽然清晰且合情合理。但在影片里却是没有当时便给出前因后果和相互关联的。你可以猜到的只能是通过如下几个画面:车祸的闪回,妻子与蒂姆往日时光的闪回,艾米丽与他在电话交谈时的小故事。这部电影并没有按照我们习惯的方式去讲故事。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的冒险行为显然不值得赞赏。让文艺片的清新雅致或者低沉阴郁风格去承载一个震撼的故事没有错,但是不应该故弄玄虚般的不给出结果,只为了结尾的震撼令观者集体迷失。
为了结尾令人激动,制造出压抑的观看过程可以理解。但是,《非常嫌疑犯》的小林咖啡令我们恍然顿悟,《幸运数字斯莱文》的赛马故事让我们惊醒,《七宗罪》的风中颤抖纸盒让我们无语,都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第一:他们是黑色故事。第二:他们可能过分的混乱,也可能推翻之前的一切,但却依旧在之前的故事讲述过程中,通过情节的波动,高潮的制造,节奏的变化带来诸多看点,让这些看点,牵扯着观者去接近结尾。
反观《七磅》,结局到来之前的一个半小时,有什么?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在观看之后,让观者讨论围绕情节反复展开讨论的影片,可以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我们会对某一刻错失的细节精髓关注,在抽丝剥茧后恍然大悟。为编剧的功力和导演的手法感到折服,将其奉为经典。第二类,某些场面需要联系全片的前后情节才能弄懂。但是,这不会为影片加分或者减分,无伤大体。最后一种,影片整体逻辑混乱,需要重看后通过细细的积累,接力般整理数据才可将故事大纲写就。且这一切,完完全全发生在对影片的多次观看中。也即是只有把力气花在电影外,才知道这几个小时讲了什么。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并是一种好的结果。
很显然,《七磅》不是第一种。而正在接近最后一种。
胜利?威尔·史密斯的困境
如今,地球上最卖座的电影演员遇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当2008年的《全民超人》出现后。威尔·史密斯接过阿汤哥的枪成为了世界上最卖座的电影演员。之所以称其为演员,是因为一直欣赏他的多面性和优秀的演技。
但是,从那个5月开始,他掉入了一个困局。
只要是一部电影印着他的大头海报出现,便会引发媒体的无限关注和影迷的热议。但是,当大傻片(抱歉我这么称呼那一系列科幻动作漫画英雄影片)里的他顺风顺水后。从《我是传奇》开始出现了一个问题。当威尔·史密斯演技好得无以复加,就连一人一狗可以令人无限关注,个人秀频现时。他正在做一件事情:向着演技飙涨,人物颓废的路上狂奔不止。
《当幸福来敲门》里衣衫不整的追逐生活,《我是传奇》里不修边幅的追求生路。《全民超人》里颓废到底的自我拷问。到了《七磅》,时时含泪的面对镜头。
当你很难再去看到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威尔·史密斯时,你说不清这是为了演技的证明作出的努力,还是他自己陷入了一个迷宫。因为包括当年那部获得小金热青睐的《拳王阿里》里,他都好得无话可说的同时,这些电影都算不上流畅精彩。也即是说,除去《当幸福来敲门》的温馨动人外。他比他担纲主演的电影要好很多。
甚至他在追求这种特殊的好,让演技超越影片本身。而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变化和特殊的好,是为了什么。
不能否认威尔·史密斯是值得尊敬,和个人相当欣赏的演员。但是看到《七磅》里的他时,很遗憾如此精彩的表演,出现在了一部莫名的电影中。人们看到蒂姆穿着被大雨淋湿的粉色衬衫,追问医生艾米丽的概率时,人们看到海边小屋里,蒂姆面朝广阔大海若有所思时,人们看到蒂姆在结尾的浴缸里,被冰块裹身不住的抽搐时。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有了威尔·史密斯,这一切会不会是一场灾难?
所以说,面对这一切,我们也只能跳出这个故事的全部,截取那个在个人角度下认为值得欣赏和为之流泪的片段去细细品味了。回忆那个草长莺飞的郊外时刻,伴着细腻音乐的二人无比闲适的交谈。回忆老式机器的轰鸣作响,二人在小屋内心有戚戚焉的对望。回忆以斯拉黑色的眼睛凝望着艾米丽,那颗跳动的心脏迎来了复活般的拥抱。更回忆人之将死时,那几乎令人战栗的左右抉择。这抉择残忍却无比的高尚。这个结尾的道德意义,让人们为之折服。但这个结尾的到来过程,却让人们痛苦不止。
但前提是,要收获以上的种种一定要等到结尾。只有到了那个结尾才可能让这一切,变得有意义。
小金人归于威尔·史密斯,是早早晚晚的事情。但是好电影对于威尔·史密斯,是可遇不可求的过程。
个人博客首页 慕容天涯的海葵 欢迎光临
博客文章个人原创,约稿请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