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之盟,未见感动 ——《云水谣》

当爱情遭遇时间,往往会淡然。当云水深情在今冬重逢,却并无共鸣。
如果把《云水谣》看作史诗。那么当片头展现台湾风情的惊艳长镜头出现,随着陈秋水与王碧云的纯美恋情铺开,我们会欣喜的看到国产片一改往日的粗陋之风。展现出了可以媲美同类型韩片佳作的良苦用心。
但技术永远是把双刃剑。
如果《云水谣》能够将感情平铺直叙,把故事细心讲完,不在那些比如“雪崩”的特效镜头,或是奥立佛斯通对画面的好评上下这些宣传方面的劲头,收效会否好很多。
黑幕的淡入淡出这一手法的频繁出现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整部影片被这种技术上的昏招切割得完全支离破碎,于是,《东京审判》开始被原谅。我们的视觉开始疲劳。
陈坤的表演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在几年来这些重复角色渲染下,这次的陈坤几乎尽失了最初出道时的灵性,而在后半程,开始出现了李冰冰几乎一个人撑戏的局面,这时候,李冰冰饰演的王金娣开始由于角色设置的缘故,“一根筋”的优势再现开始抢夺起其他人物并不多见的光芒。尤其在二人举杯的段落,李冰冰的爆发很突然,把王金娣的无奈和奉献演绎得几近完美,而几位老戏骨如杨贵媚,归亚蕾和秦汉带来了久违的亲切感,虽然戏份不多,但是都较为传神的还原了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精髓。而薛先生和王碧云母亲的角色,则统统论为脸谱化的千篇一律。
在导演伊力的角度来看,他是想讲一个好故事,一个荡气回肠充满回忆的爱情故事,但这种由一人充当线索贯穿影片的手法虽然俗套,但是如能巧妙运用,就不会出现像目前这样像梁洛施每次出场般的突兀,而又漫无目的的打着不明旗号的四处游走了。这个人物和线索只一个印象,一字概之,就是“乱”。比起这常常毫无征兆的时空转场。就连《神话》的由马蹄瞬间跃然纸上的构思都要巧妙得多。也用心得多。
在梁出现的场景里,两次出现了青年男女在公众场合旁若无人亲吻的镜头,无疑是导演想对时下的快餐爱情抱以批判的态度体现,但一边是横亘数十年的苦恋痴情,一边是稍纵即逝的好聚好散,梁这个着了不少笔墨的角色夹在中间,一无反思,二无角色性格的转换,如果能在这个角色同样时间铺开的时候下些功夫,是否会好得多?而如今这样的左右摇摆又能说明什么?
还有人说在影片中读到了政治,这点笔者不敢苟同。结尾的台海相对与其说是政治工具,不如说是神来之笔,毕竟对望与启示不是错觉,而是事实。
相比这样面面具到的情景与似曾相识的故事,忽然想起SHE一部叫作《我爱你》的MV。讲的也是动荡年代横亘数十载的两岸深情。忽觉与《云水谣》的宏大催泪相比,后者的短小精悍更深得我心。还有那些精巧的线索如钢笔和扣子如能使用得当,会否化做更好的催泪弹?
所以说,《云水谣》的墨水有些用得多了,情感的浓淡把握与前后搭配有些失衡。
虽然云水两岸的对望多达数十年,虽然徐MM的不老神话在继续,虽然那突如其来并无交代的雪崩像记录片般壮丽。
我的心却一直沉睡如斯,并非不懂情,只是无处感动。
后一篇:相见不如怀念:校园影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