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菩提老祖一个梦  越光宝盒

(2010-04-22 22:44:41)
标签:

杂谈

分类: 独立电影
有人说很好,有人说很差。有人给满分,有人给一分。当年租着碟片看《大话西游》的小子们都已走入社会,个个为天价的房子奋斗着。当年谈理想谈解构谈无厘头的时代早已被蜗居压倒。这是60后的天下,90后的乐园,《大话西游》远去,谁还记得当年70、80后的忧伤与快乐?
  
  刘镇伟老了,周星驰升级星爷了,小朋友徐娇似乎接了星仔的班,拉着大班的明星,是谋票房,还是谋梦想?
  卡梅隆花了13年的时间创造出了一个“天神下凡”(《阿凡达》的另一译名)的世界。从小,我们接受这般教育——超越自己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只 有不断地接近那个巅峰。《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巅峰,《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的巅峰,XXX是XXX的巅峰……是否,也有人说过,《铁达尼号》是卡梅 隆的巅峰?或者,现在又有人早早下定义,《阿凡达》是他的巅峰?
  又或者,《大话西游》已是刘镇伟的巅峰?
  
  《建国大业》之后,电影爱打全明星牌,连路人甲乙丙丁,都要换成大明星——这是浮夸,还是浮躁?“奢华”一词在中国文学里,向来都是贬义,现 在却被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广告当作文案的固定词汇。这是时代的变迁。当年华东水灾,香港全明星出演《豪门夜宴》募捐,所有明星全部友情出演,票房全都募捐给 灾区——这是善举,之所谓“义”。那么,《建国大业》的4亿票房,是否也到了西南?
  贺岁片也一律全明星。比如《72家租客》,比如《越光宝盒》。《72家租客》害得观众一个劲地“噫”“呀”“这个人好熟”,而忘记了去关注 剧情。《越光宝盒》倒是很聪明地做了一个字幕,让观众省去了猜测的时间。记得有个中国小导演说过一句话:只要给我大明星,给我大制作,我就能搞出高票房 来。
  
  用的是时下流行的穿越题材。但只用了其名,没有将穿越进行到底,不如当年TVB的《群星会》来得有诚意。被穿越的剧,只有两部,一为《赤 壁》,一为《大话西游》,被EG的剧,倒是无数。但这样的穿越来得太“无理”(注意不是无厘头),太混乱。当刘备的夫人们拿出草鞋编的高跟鞋,染起黄头 发,当包租公包租婆出现在三国时代,嘴里仍然叼着那支烟,我承认我笑了,但是笑得太过无力。我们喜欢无厘头,我们喜欢对原文本的解构,我们还喜欢戏仿,但 是,当一切只是为了逗笑观众而刻意地制造一些情节的时候,观众都笑不出来了。
  为了表现穿越,剧中人物一律以原本电影里的形象出现。阿娇梳了赵薇的头发,那双眼睛,真有赵薇的几分风采,但刻意在睁大眼睛,最后的变化更 让人摸不着头脑。小乔是打酱油的,周瑜与诸葛亮一曲会知音,其实满有喜剧感的,可惜路人甲乙丙丁的舞蹈太烂,削弱了喜剧感。郭德刚本来是很具有喜感的,但 是在影片里却没有将其一点表露,北京相声活生生被香港喜剧给扼杀了,也许,香港导演是不懂北方人的幽默的。倒是出场才两分钟的王祖蓝很吸引人的眼球,要是 能将他那段表演全都用长镜头来表现,估计能更惊人。个子很矮的王祖蓝在香港一干高人之中,以其出色的表演以及颇具喜感的外形,不知是否能接曾志伟的班?
  但导演终究还是没有(or不敢)去正规地表现网络时下流行的穿越。穿了两个时代,做得生生疏疏,忽略了主角该有的全知视角,完全没有达到观众想要的只有穿越才有的喜剧感。
  
  对于爱情,我们知道的太少。恨嫁女追情郎,却反被情郎推下水去。那一刻,她在想什么?是否所有的东西都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感情转变 得太快,他为何不喜欢她,她又为何傻大姑般地追随一个根本不爱她的人到天涯海角?是天真?还是快乐?是这个时代已经缺少爱情?还是那个年代爱情泛滥?
  我们那么容易感动。是谁傻呵是谁傻?是谁在没心没肺地笑?是谁在撕心裂肺地哭?分不清说不清。
  孙大圣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个时代只有唱着“天上没有乌云盖,为什么不见情哥来”的玫瑰仙子。40年代邵氏女星凌波的声音很高亢美好,唱得整个 人都明亮了起来。似乎近几年香港电影集体怀旧,在《天水围的日与夜》中,最后幽缓地出来的声音是吴莺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 何处求?”
  
  是否,刘镇伟还做着他十六年前的那个梦。梦中,葡萄还在。
  而我们,是否也做着当年的那个梦。梦中,谈理想谈未来谈解构谈无厘头。梦中,大家当刘镇伟的助理当周星驰的导演当举世瞩目的批评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