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 |
有人说现在的“银河映像”已不是当年那个锐意创新的“银河映像”了。曾经的“铁三角”:杜琪峰、韦家辉、游志达,现在也是各自为战。诚然,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可能再拍出像《一个字头的诞生》那样的结构、风格极端另类化的电影了。但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却并没有改变,特别是杜琪峰。
杜琪峰钟情于警匪戏,拍摄过大量此类题材的电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另一位导演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人就是吴宇森。他所开创的吴式“浪漫暴力美学”影响了香港的一代电影人,杜琪峰可以说是深受其“害”。但他并没有满足于吴式风格,而是想对其有所突破。尽管在电影中他也同样喜欢使用对立的双主角,却与吴式的那种极尽浪漫唯美塑造出来的悲情式双子英雄有着截然不同的多种面貌。例如:《暗花》中的梁朝伟与刘青云,《暗战》中的刘青云与刘德华,不过这两部电影还能看到不少吴式风格的影子。在《枪火》中杜琪峰才算真正有了突破,但这种突破并没有形成风格,所以双主角模式又出现在了《全职杀手》中。直到《PUT》他的个人风格终于正式凸显出来。
其实,在我看来,杜琪峰并没有一个像吴宇森那般固定的风格模式。他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大事件》的风格就与他的前作《PTU》有了巨大的差异。
从《枪火》到《PTU》给人的感觉是一种“以静制动”——人物的静止配以运动的镜头,营造出一种与吴式的“慢镜头语言”迥异风格的暴力美学。但在《大事件》中,我们完全看不到它的踪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较为朴实的写实风格。特别是开头那场枪战,令人想起了《盗火线》中街头火拼的镜头。而在电影中段,警察与匪徒互相都利用媒体大打心理战的处理也很有好莱坞的味道。
只是很可惜,杜琪峰虽然很想用好莱坞的写实(相对于香港电影中的浪漫情结而言)风格来拍摄全片。可是香港电影的浪漫情结却在人物的设置上突显出来,特别是在尤勇和任贤齐所饰演的两个反派人物身上具有了太深的浪漫主义精神,像足了吴式电影里的“悲情英雄”。在影片最后,元(任贤齐饰)看到自己必死无疑,于是想帮助春(尤勇饰)来完成他的杀手任务,死于当街。而第二天,杀手春也去劫运钞车,同样死于当街。这是种徇“情”式的结局,更是吴式悲情英雄的典型写照。这种对于罪犯的美化与影片追求写实所必须认同的现实道德观显得格格不入,这些浪漫精神于是从而在整体上破坏掉了电影的写实风格。
《大事件》成了徘徊在浪漫与写实之间的一部矛盾之作。这次尝试可以说是失败了,但我相信杜琪峰“变”的脚步是不会变的。因为“变”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证明——他对电影还依然保持着一颗热诚之心。
前一篇:魔鬼身材 情迷弹力腹肌 [折叠]
后一篇:何处是天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