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心就是江湖——观影手记

(2006-09-04 04:53:05)
看电影逐渐的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但看多了,也渐渐发觉乐趣少了,没有多少意思了,因为太多的作品感觉都很差了,唉。
 
《碟中碟3》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碟中碟3》的港3版DVD,而只好买一张盗版的来看看,画面质量相对很差,幸好大部分还是可以看的清,至于字幕,就真的不堪入目了。
说说看电影的具体感受吧。
前几天还重新看了《碟中碟》,然后还在感慨《碟中碟2》被吴宇森把特工悬疑片拍成了纯动作片,动作是漂亮精彩了,但剧情却单薄,也变成了汤姆·克鲁斯的个人秀。至于最近的第三部,回归了特工电影,也有了动作有了悬疑,但还是感觉不大对劲的。因为那个导演是拍电视剧出身的缘故吧,他把《碟中碟3》的前面100分钟拍成了电视的格局,而后面的大概二十分钟,只好匆匆忙忙的结尾了,尤其是主角的对决,更是虎头蛇尾的。
“碟中碟”系列来自于电视剧,但电影毕竟不是电视,一般电影只有两小时的长度,而《碟中碟3》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情节的铺垫(但缺乏人物形象的刻画),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影片的最后半小时左右是在上海拍的,也比较的简单。
 
《江湖》、《阿嫂》
因为要给一个杂志写香港新锐导演的缘故,也因为要写黄精甫和彭浩翔,所以,又找来他们的一些作品来看看。
无论《江湖》还是《阿嫂》,我都是看香港版本——香港电影为了大陆市场所作出的妥协早已不是秘密,而要经过种种修改才能在大陆上映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江湖》、《阿嫂》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黄精甫的风格,在香港近几年的缺乏新导演的状况下可以说是很优秀的,至于具体的故事,很细腻,也值得好好看看。
但建议看香港的版本,因为大陆版少了很多的味道。
 
《狂蟒之灾2寻找血兰》
《狂蟒之灾》是去年才看过的,看完的几天里还有些惊的——还记得我们家乡也有蟒蛇,不过没有影片中的那么厉害。
第二集是基本上保持了第一集当中的主创人员,而因为这几年科技的发展、电影特效的发展,第二集中的蟒蛇也较之第一集多了不少,也大了不少。
相比于第一集中的那个捕蛇人,第二集的疯子式的研究者更让人心寒,因为感觉现实里不少这样的人。
想起罗大佑的歌曲《未来的主人翁》: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唉!
 
前几天聊天时候还想起《卧虎藏龙》中说,人心就是江湖,如何能够退出江湖呢?
想想也是。《碟中碟3》里汤姆·克鲁斯早已是教练,却因为一个学生被卷入特工事件而再次的出山;《江湖》、《阿嫂》也都涉及到了退出江湖,但是江湖的宿命,让他们如何退出呢?《狂蟒之灾2寻找血兰》,那个寻找血兰的研究者更是阴险的科学疯……
人心就是江湖!
 
(这段时间还看了不少的影片,如《买凶拍人》、《怒火街头》、《金玉满堂》、《放学后的天台》、《爱的肢解》等,可能以后会每天至少看一部电影的,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