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教学目标叙写的理解

(2014-05-20 14:13:04)
标签:

教学目标叙写

目标导引教学

评价促进学习

陈述学生变化

检测观察

情感

分类: 教育

 一、锁定两个源头——课程标准、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非常具体、明确的,不是学生可以一步到达的。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具体情况以及考纲的具体学习要求,将课程标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

二、用好一个工具——教学目标编写的行为动词选择表(见后面附表)

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时尽量不要使用如“掌握、理解”等难以界定和操作的词语,而选用必要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了解:

描述   简述   识别   列举   说出

举例   指出   辨别   写出   排列

理解:

说明  概述  评述  区别  解释  选出

收集  处理  阐明  示范  比较  描绘

三、符合两个标准——陈述学生变化,可以检测观察

1.包含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表现程度(Degree)

简称ABCD型式

2.体现四个要求:

(1)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

(2)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

(3)应叙写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

(4)应说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等。

3.符合两个标准:

(1)是在陈述学生学习后的变化吗?

(2)你如何检测、观察这种变化?

 一句话概述:站立在学习者的角度,选用外部行为动词,陈说学习后的变化。

四、牢记两个原则——目标引导教学,评价促进学习

1.目标引导教学

(1)以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程序;(2)以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3)以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要让学生在最佳途径和最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

2.评价促进学习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

(1)评价设计要基于教学目标;

(2)评价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

(3)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老师要站在课标(考纲)的教学要求的角度思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将模糊的意识变成清晰、可操作的要求,提高每节课的目标的指向性,再用课堂目标的叙写推进教学流程的优化,必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由模糊走向清晰,由有效走向高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