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小乔木,乔木与古茶树的区别-转贴

标签:
美食 |
说说小乔木,乔木与古茶树的区别
我一开始也是喝熟茶,但是当真正了解普洱之后,我转向生普,在不断的试喝大量的茶后,说说自己的认识吧,并附上图片 1.小乔木 小乔木,苦涩浓烈,很伤脾胃,大厂茶一般用来拼配,美而名之,愈陈愈香,从我的口感来看,我是不喜的。 小乔木,临沧,勐海,易武等,都很多 具体表现在,树大约是1.5-2米左右,比人略高,树约在20-150年之间。 其茶叶很容易辨别 口感上,苦涩浓烈,但是持久度不高,生津难,后半段的茶汤,有色无味。 叶底上,请看下图,标准的小乔木 http://bbs.puertea8.com/attachments/month_1007/10072022213e1fb6f110af203a.jpg 2.乔木 乔木其实还能分矮化的,如易武和景迈茶区,大部分的茶均被矮化,而易武的茶由于过度的采摘,明显总体茶质偏弱,我认为与勐海茶区,临沧茶区,景迈茶区相比,易武茶区的质量是最低的,包括古六大茶山,具体体现在耐泡度偏弱,内质不足。好料难求。 第二就是景迈茶区,景迈茶区的茶总体偏涩,香气很好,耐泡度亦佳,中小叶乔木,茶汤偏刚,生津强。但是我说的是头春,年份偏长的乔木茶。而市面上的景迈茶,多以二春,中小乔木拼配,这样无疑令茶客品不到真正的景迈之兰蜜韵。 勐海茶区的乔木普遍比较高大,以贺开,布朗,景迈勐宋等茶区为例子,其乔木一般3米以上(如果不裁剪,将达4-5米),茶味一般偏苦味,特别是班章,布朗一带,苦味明显,应该是普洱茶种至下游的一个变异情况。总体而言,勐海茶区的乔木茶是不错的,耐泡度也高,苦涩易化,价格合理。(除老班章之外) 临沧茶区的乔木也是未矮化的居多,与勐海茶区相比,这里的土壤是偏红色的(勐海以棕黄色土壤为主),茶的香气更足,条索偏细,茶涩偏高。当然大范围栽培乔木林偏少,我认为是四个茶区质量最高的。但也是开发利用最低的,很多茶都是没有产量,不为世人所知。 乔木茶是我一般的饮品,其口感变化比较大,大体上苦涩易化,生津,陈化速度快。 看一下,乔木的叶底 易武,乔木 http://bbs.puertea8.com/attachments/month_1007/10072022385611defcb9f4d273.jpg 景迈,中小叶乔木 http://bbs.puertea8.com/attachments/month_1007/1007202235b7ca1de347700bd4.jpg 班盆(勐海),乔木 http://bbs.puertea8.com/attachments/month_1007/1007202239709d8e3fb75ce924.jpg 冰岛(临沧),乔木 http://bbs.puertea8.com/attachments/month_1007/10072022368035ea3d57914e3b.jpg 3.古茶树 古茶树是普洱中的真正极品,栽培型的古茶树很少,大部分在解放后给砍掉了,野放型的会有一部分古茶树,这种茶叶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这里没有硬性的指标,大体上来讲,树高4-5米的栽培古茶树,即500年以上的栽培或野放茶树,或者少量可以饮用的野生茶树。或者是极少的变异茶树,如藤子茶,二嘎子茶等。 我认为是古树,也就是普洱中的珍品。我最喜欢的饮品,口感上呈现不同的香,茶汤一般是金黄明亮,极度耐泡,口感苦涩易化,生津极强而持久。 野放古茶树叶底(500年以上) http://bbs.puertea8.com/attachments/month_1007/1007202252391576dfb4b27506.jpg 如上只是我个人的口感及一点心得总结。呵呵。 |
前一篇:煮茶用具
后一篇:转帖:由中国输入日本的紫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