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就是努力扭转能够改变的境遇;豁达就是坦然接受不能挽回的事实;而智慧,则是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一位网友的座右铭,读来受益匪浅。在Google高调声明即将退出中国之际,不禁想起了这则充满智慧的座右铭。不管谷歌的退出威胁在西方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网民都需要自己去分析事态缘由,自己去了解事实真相。
谷歌的退出声明真是因为中国的网络监察制度吗?我看完全不是。没准这又是一场类似于阿克毛的人权秀,更可能是因为商业成绩不够好,扫兴之际,抓到了似是而非的救命稻草。
很多人都知道,Google曾对中国市场寄予极大希望。截至今年底,中国拥有3.84亿互联网用户,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并且还处于快速发展期,具有广大的市场潜力。Google为了开拓中国市场,2005年不惜重金将美籍华人李开复、周韶宁高薪聘来,并不惜重金、声势浩大地推出了针对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Google.cn网站,这反映出Google对于一个急速发展的市场的迫切性和强烈的市场期待。然而,Google在中国遭受市场的无情淘汰。2006年时中国本土的引擎公司百度以56.6%的市场占有率稳坐第一,而Google只能以32.8%屈居第二。但更让Google大受打击的是,Google的这32.8%的市场份额中的99%是由Google.com贡献的。只有1%的中国用户使用Google.cn。事实上,作为一位网民,我经常在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最初确实没有刻意区分谷歌、百度,不过渐渐地因为百度跟自己常用的主页联系密切使用特方便而多用百度——几乎不在使用谷歌。其中也可以看出谷歌在中国的日益没落吧!?
或许真是有底气,2006年,百度公司的创始人曾满怀信心地预言“5年以后,Google和百度之间的关系是百度一枝独秀,从市场份额来说,大家很难看到Google了。”言犹在耳,今日就有了谷歌的退出声明,水土不服,是否某种宿命?谷歌的高调退出声明,让这本来尴尬的退出又成为反华势力叫嚣喧闹的舞台,对此,作为中国网民,我重新想起那则座右铭:“勇气就是努力扭转能够改变的境遇;豁达就是坦然接受不能挽回的事实;而智慧,则是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然而谷歌公司将商业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原本恐怕是为了给自己的公司、给自己的股民们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交代,进而也顺带为自己整个名分。不料现在恐怕是偷鸡不成反飠把米了——历史一再证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总是不会按着出牌人的初衷反复上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