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美国的商务会议上向合作伙伴伸出手,可能会遭到对方的拒绝,原因不是他们有意冷淡你,或者这个群体开始以不拘小节为时尚,而是普遍对甲型H1N1病毒感到恐惧。而这种恐惧,没准是中国传统“拱手礼”兴起的新契机。
身为中国人,一向推崇含蓄内敛的礼仪表达方式,握手作为我们后天学习的礼貌待人之道,本来在很多地方就不够普及,更不必说进一步的身体接触——亲吻了。甲流病毒的肆虐,开始让西方人也疏远那些亲热到对方身体部位的礼节。身体要避免随意接触,有力的公务型握手、拥抱、亲吻一侧或两侧脸颊的方式都显得不合时宜,而必要的表达却又不可或缺,怎么办?什么才是适合的见面问候礼呢?
甲流第二波袭来之际,台湾首富郭台铭代言一则预防甲流公益广告,倡导以中国传统的拱手之礼取代握手。“拱手不握手”的防疫倡导,考虑到台湾的民情风俗,人与人拱手道好,既不失礼数,又可减少握手传染疾病的风险,这在沿用繁体字、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好的台湾很容易叫响的。而在内地,也已经有不少人表示赞许。毕竟,甲流虽然不能与SARS同日而语,但其传染性还是很强的,最让人担心的是病毒变异或得病后引起别的并发症。而按照中国国家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染的途径上来看,“目前已证实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染的病例,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
所以呀,为了杜绝发生更多的传染事件,最好防着点儿,以拱手代握手,在东方文化体系的中国以及这个华人文化圈,不难。即使在美国,也已经因流感陷入恐慌,这个冬天亲吻和握手的现象数量寥寥,许多人都用抱拳来打招呼,与拱手殊无差别。
“微笑拱手不握手,咳嗽喷嚏要掩口,感冒发烧不乱走,流水肥皂勤洗手……”在今天的形势下,拱手不握手,还真是守护家人健康的第一步.,也是一种对抗病魔、坚壁清野的做法,假如能够恢复中国的传统礼节拱手礼,可以减少相当大程度上的甲流传染,也许还能够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你说对不?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