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年紧张施工,汶川地震博物馆日前在四川大邑县正式建成。然而,令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都江堰光亚中学老师“范跑跑”的眼镜,以及他去选购新眼镜所报销的金额为234元的发票,还有当时上红楼梦课的教材,竟然也都被陈列在橱窗里。
建地震博物馆,是为了留下沉痛的灾难记忆和灾难中闪光的民族精神,它将见证当代中国人面对这一特大灾难表现出的崇高境界,它将记录中国人的勇敢、团结。然而“范跑跑”的眼镜竟然陈列在博物馆中,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经过这次地震,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在两个小时内赶赴灾区的我们的温总理,我们需要记住的是那个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撑起生命天空的母亲,我们需要记住的是那些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遇难教师,我们需要记住的是用双手刨出同学的小马健,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日夜奋战在前线英勇救灾的战士,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勇往灾区的志愿者,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捐助站与献血站前涌动的人潮•••••,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广大人民的热血与坚强!
博物馆使我们铭记我们并不冷漠、并不麻木,我们都有一颗炙热的心。看到博物馆中的陈列物,我们会相信人间处处有温暖,我们能够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充满阳光。
然而博物馆却将“范跑跑”的眼镜收藏。我想问,有这个需要吗?也许有人会说,当人们看到这个眼镜时就会想起“范跑跑”弃学生独自跑出教室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会鄙视他,唾弃他,也能够提醒人们要有责任感。可是,逃生是人的本能,我们不能指望全社会都像谭千秋们那样舍生取义。不要再批判他的不负责任,不要再去挖掘剖析那些我们认为不齿的行为,不要让自己陷在怨愤中,不要把自己关在密不透光的屋子里,还埋怨生活中充满黑暗,没有阳光。我们可以走出房间。屋外的阳光依旧灿烂、温暖。
说到底,范跑跑的眼睛之所以入围,恐怕还是一些人心目中的“名人效应”作祟的结果——只要是与事情相关的“名人”,也不管这名人是不是赵太爷赏了阿Q一记耳光这样的事迹,就都算是值得收藏、值得展出的了!
在许许多多感动我们的人和事的面前,在坚强勇敢的中国人的面前,在我们崇高的民族精神的面前,“范跑跑”的行为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值一提。那么他的眼镜还值得入藏地震博物馆吗?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