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美运动员行李箱里平白无故地多件没有用的行李

(2008-07-26 09:32:48)

 

前天,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瑞士人费利在出席一个公共活动时表示:机动车限行等措施对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效果之显著,让他大吃一惊,由此他对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达标充满了信心。

 

随着8月8日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世界媒体越洋过海,把目光聚焦到北京。而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问题也还是其中最吸引人们的眼球的问题之一。其实,不仅国际奥委会官方对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表示信心,大部分世界媒体人同样认为北京空气质量近年来有了巨大的改善。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日本《读卖新闻》等负责在北京进行奥运报道的媒体人都认为:几年来北京的空气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并赞叹北京市几年来为改善空气质量的努力。路透社官员安德鲁说:“为了奥运,两年内我曾8次赴北京采访。这次来,感觉这个城市吸引人的地方越来越多,空气开始变得清新,花卉也很漂亮”。法新社记者丹尼斯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来之前听说北京比较脏,可是来了以后觉得不是那样。”

确实,申办奥运会成功以来,特别是最近两年来,北京市有关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来降低空气污染、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其中既有长期的政策性措施如在北京外围进行防护林建设、内部进行森林绿地覆盖工程、大型污染企业外迁和技术改造工程等,也有诸多的临时性措施如奥运期间暂时关停一部分污染企业和交通运输工具、市区奥运期间单双号分行等等。这些措施对于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然而,当前国际上确实还存在一种声音:认为北京的空气质量很差,足以危害到这几个国家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好坏,甚至影响到这些国家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而这极少数几个国家就由其奥委会等组织出面,向自己的运动员发放口罩、面具之类的东西。这几个国家,如果不是对中国保持偏见和敌意的立场而借题发挥、别有所图的话,那就是对中国、对北京这几年来,特别是一年多来为改善空气质量所做出的巨大努力缺少认知和了解,对北京市当前的空气质量的良好现状没有掌握。如果确实是出于后者,那么我们将只会担心这些国家的运动员的行李箱里平白无故地多添了件没有用的行李。正如巴西记者塞尔索认为的那样: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能使外国记者改变对中国空气和环境污染方面的坏印象,让全世界认识并了解真正的北京、真正的中国。

 

即使是那些对中国长期抱持敌意的人,我们仍然相信,来到中国、来到北京奥运会之后,他们会对中国为奥运会、为北京空气质量付出的巨大人力物力和取得的成效产生客观公正的认识。会让他们行李箱中的特别开发的高科技面具始终压在行李箱底,最终成为他们教育下一代客观认知事物的一个教学道具。最后,让我们高举着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发出热情的邀请:北京欢迎您!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