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这耳熟能详的歌曲,假如用作《阿凡达》一片的主题曲,再合适不过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侵略者“豺狼”,是我们地球人类自身。
在看《阿凡达》的过程中,我想到了另外一部同为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电影《独立日》。《阿凡达》和《独立日》的故事脉络几乎如出一辙,都是讲一个星球的居民入侵另一个星球的故事。开始的时候都是入侵者大占上风,原住居民处处被动,随着故事的推进,最终都是原住居民团结起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打败入侵者。俗套的故事,依然令观众如痴如狂,可见这影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http://s8/middle/44799c64h7d68b8abba57&690
《阿凡达》画面唯美,场面宏大震撼,想象非凡,时空转换自然,一气呵成,2个半小时的长度,落幕了,观众仍有兴犹未尽之感。的确,《阿凡达》是近来难得一睹的好影片。
《阿凡达》和《独立日》所不同的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在沉浸在剧情中时,所站的位置不同——一个是抗击者中的一员,一个是侵略者的同胞。看《独立日》,作为地球人,我们是外星人入侵的受害者,与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同仇敌忾,为地球和地球人的命运捏一把汗;看《阿凡达》,我们则是入侵潘多拉星球的地球人的同胞,相信在为受害者潘多拉星球的Navi族人捏一把汗的同时,一定还为自己的同胞地球人的命运捏一把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感受,相信看过这两部片子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
故事的结局一样,观众的感受却大相径庭。《独立日》中,地球人战胜了外星人,作为观众的我们,是胜利者中的一员,为自己的星球得到捍卫而欣慰;而《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Navi族人战胜了地球人,作为失败者的同胞,观众却少有惋惜。
http://s9/middle/44799c64h7d68ba700728&690
从《独立日》到《阿凡达》,地球人类也从捍卫者沦落为侵略者。这一身份的置换,可以说是艺术作品的觉醒。《阿凡达》讲述的是星际间矿产的掠夺与反掠夺,但在同一个星球——地球上,人类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不也在疯狂地开采着不可再生资源,对地球母亲肆意侵略,践踏,根本不去顾及地球的命运,不去顾及与地球命运息息相关的人类自身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人类侵略的是自己的命运,人类兼具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双重身份。到头来,人类这个地球的侵略者,必将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自己把自己打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