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借钱给职工买股份当谨慎

(2014-01-26 23:41:57)
标签:

财经

安倍

财政资金

股权

分类: 实事杂谈

        http://s8/bmiddle/001fK2E4gy6G2iIrF0re7&690

    近日长江日报头版一篇报道标题非常吸引眼球:《政府借给企业员工钱买股份》。看了这个标题不免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第一政府不是慈善家,第二政府也不是金融机构,第三政府不该多管闲事替企业募集股份,第四政府现在穷得是满身债务,怎么借钱给职工买股份了?

     看了详细报道的内容才知道,原来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财政准备拿钱5亿元发起成立一个职工股份代持基金,职工可以找基金借钱购买本企业的股份,股份要抵押给基金。职工借钱不收利息,只收3%的管理费。据说目前基金已经筹集5000万元。。。

     看了内容才明白,说政府借钱给员工买股份是怎么回事。不免对这样的做法感到既高兴又担忧。

    十八大”说,政府的职能体现在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那财政拿钱搞职工股份代持基金算哪一条呢?算是经济调节吗?

    财政拿钱做这个事,应该说是替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在募集股份、解决资金难题,也是替对企业发展充满自信的员工解决了无钱入股的问题。这对一些具有创新和发展潜力的公司及其员工应该说是做了一件好事,无疑有其积极意思。

     现在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办法有很多,但是作为被支持企业,应该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且需要扶持的产业,如农业。或者带有一定的公益性、社会性或者是稀缺性产业。其他的一般性产业则必须让其自生自灭,对一些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企业,如钢铁,不仅不能不能给扶持,还必须尽快压缩或限制。

    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如果把股份代持基金这样一种鼓励创新、支持企业发展的尝试,以偏慨全说成是政府借钱给员工买股份,可能就是个伪命题。

     第一,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政府(财政)如何把纳税人的钱进行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应该听取纳税人的意见。财政资金一般有法定用途,对不带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财政职能的资金投向,更应该走决策程序,不应该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第二,市场条件下,企业经营都是有风险的。从理论上讲,职工所买股份即股权代持基金都有可能会亏损或者贬值。在企业亏损甚至倒闭情况下,借钱的职工拿什么来偿还或弥补这个亏损?如果职工不承担这个亏损责任,那就该财政资金损失了,这个财政资金的损失风险制度必须预先设计好,否则将来是一笔糊涂账。

    第三,对一个发展的企业来说,资金总是稀缺的。也就是说需要资金的企业、以及想借钱入股的职工是很多的,那么这个让职工负盈不负亏的股权代持基金可真是个“香饽饽”,想找它借钱的人一定很多。由此可能造成了新的“审批”腐败,对此也必须充分警惕,防止把好事办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