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问政考量的不是官员的思辨能力

(2012-12-25 20:57:27)
标签:

杂谈

电视问政

政府部门

中国好声音

公务员

分类: 实事杂谈

    电视问政是武汉电视台首创的一个百姓与官员对话的节目,通过曝光百姓关注和政府承诺相关工作的实际情况,让百姓与官员面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节目开办两年来,由于有一定的“火药味”,加之针对性、趣味性较强,受到观众的热捧,在全国也开始走红。

    今年四场电视问政节目虽然没看全,但感觉比去年有了不少进步。其主要表现一是节目准备更加充分,无论是节目主持人准备的节目素材、主持词,还是官员比较流利的回答,都显得很有准备;二是官员回答问题水平有了提高,表现为无论是否好回答,都学会了“打太极”,不至于像以往没话说,只能回答“马上整改、马上办”!四场问政节目要说做得最好的,还是柳莺作为节目主持人的两场,火药味更浓、趣味性、幽默感更强。

    今年电视问政节目官员回答问题的特点,大概有四点:一是开始讲成绩有点过头,说承诺的事都兑现了等等,但等主持人把暗访的片子一放,就似乎傻眼了。二是对曝光的问题尽量说明情况、分析原因,“绕弯子”,不正面回答对与错、是与非。如对“兔子”拉客宰客问题,分析原因、汇报所做的工作很多,但就是不肯承认问题和责任。三是遇到多部分协作、多部门负责的事,不再指明责任何在而得罪兄弟部门。这与以往部门在节目现场公开“踢球”差别很大。四是遇到曝光的问题,多以指责批评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为结果,以平“民愤”,推卸领导责任依然如故。

    纵观电视问政节目,曝光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但深究起来,很多问题解决起来确实不是一日之功。有的问题是大的制度与体制问题,有的问题是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问题,有的问题是上级决策的缺陷问题。用一句常话讲,叫做“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因此一味指责部门和单位有失公正。从很多方面讲,最该问责的是更高层领导,而不是在下面。如同目前很多社会问题产生于目前的政治体制,而改变这种体制应该从高层着手,而非靠基层个人努力!

     总体来看,通过电视问政这种形式,治理政府工作中的“庸、懒、散”现象,促进了部门工作的落实。同时扩大了政府工作的社会参与度,也缓和了怨气,制造了和气,增加了喜气,具有不小的意义。如果能不断改进,并将这种形式向上层推进、向更深层次推进,相信能成为不亚于《中国好声音》的好节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