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武汉职工平均年工资45643元,排名全国第8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之前公布的企业职工工资、大学生就业工资等就引起不少议论,这次的数据更是让网民大呼“被增加”了,据统计有89.5%的网民说自己工资没达到这个数据。说这个数据不可信网民还列举了一个重要事实:武汉的职工工资只比上海月均少500多元,显然不可信,说明不是武汉统计多了,就是上海等城市统计少了,数据之间根本不可比!
全社会职工工资总额是包含了党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的税前工资,包括各种奖金、补贴、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及各种慰问奖励的钱物等。而广大市民通常所体会的工资,往往只是拿到手的实际数,不仅忘记了单位替个人缴纳的部分,甚至忘记了过年过节的奖励等,所以感觉平均工资被拔高了。此外,工资总额还包括了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扣除税款及单位帮个人缴纳的费用,员工拿到手的工资大约相当于工资总额的三分之二,这个是感觉“被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各行业之间、所有制之间工资差别较大,对工资的感受也不相同。对媒体公布工资数据,最敏感、最关心的往往是那些低收入阶层,因为这个可以作为向老板争取加薪的依据,而高收入阶层关注和参与谈论的少,所以质疑工资数据的网民比例高。
其三,统计工资总额这个指标,在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一是因为数据难以搞准。当前统计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统计数据的可信度被打了折扣。很多地方和单位在上报统计数据时总是考虑地方利益、单位利益。有利的事虚报,不利的事瞒报!对高收入地区、高收入行业来说,肯定不愿意把所有的工资单以外的收入都上报出来,造成“枪打出头鸟”的恶果;而对于低收入地区和单位来说,为了维护一点“面子”,收入统计会全面得多,所以造成了地区间、单位间统计数据的不可比。二是在当前形势下,工资性收入已经不再是居民收入的全部,越是发达地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其他收入越多,所以单纯比较工资收入,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也不能说明地区和居民的富裕程度!相对来说,更说明问题的,还是抽样的调查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