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雨冲刷出来的思考

(2010-07-27 13:21:50)
标签:

豆腐渣工程

洪涝灾害

唐山大地震

世博会

误打门

http://s6/middle/44788d1cx8c0f400d4835&690

    近来,罕见的暴雨使不少城市成为泽国,农村变成汪洋,死伤人数众多,经济损失巨大。雨水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脆弱,人类的抗灾能力,在自然的宣泄中显得那么渺小!

    记得曾经看过几部外国影片,善恶两派在追杀搏斗中,钻进下水道。看那下水道宽可行帆船,高可行卡车,人在里面,自由奔跑。水道里面的水虽说不上清澈见底,但绝不是污秽肮脏,人在里面畅游自如,如同科幻一般,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来,那种状况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现实,外国人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早就向展现在我们面前!再看看我们的城市,下水管网不谈下暴雨,就是平常也经常堵塞,疏通的工具竟然是竹条、钢丝!地上建筑华丽富贵,地下设施狭小破烂,有的地方是今天修明天挖,“开膛破肚”一刻不停。据外国建筑学家说,城市地上建筑与地下建筑的投资大致应该是等量的,我们的城市是怎样的呢?要是像发达国家那样的下水道,估计城市是不可能积水的!

    我们在安稳的时候,很难得花钱花精力去做看不见、摸不着的事,如埋在地下的、以及虽然在地上但却看不出效益的东西。因为这些事往往体现不出耀眼的政绩,产生不了眼前的效益。在现实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是GDP、财政收入的增长,以及在兄弟单位和地区中的地位与排名;是漂亮的建筑、花园式工厂的攀比;是在现在的发展速度,而不是将来的增长潜力。因此我们不惜填湖盖楼,围滩建房;不愿在地下基础投入太多,而把地上建筑搞的更漂亮;不愿意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投入,而愿意多办起几个工厂甚至是有污染的工厂。本次洪涝灾害中,亲眼目睹那些经历几十年无法正常排涝的机站,目睹那些用沙袋保护起来的民垸,目睹那些已经几十年岌岌可危的病险水库,的确是感慨万千!

    只有一件事例外。1998年的特大洪水,让人记忆犹新。千里堤防四处告急,干部职工全体出动,巡堤查险,昼夜不停。一个多月时间里,吃住在江堤,精神高度紧张,体力消耗巨大,防汛之外的各项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然而1998年之后,朱镕基总理下令,拨付巨资修筑长江干堤。当时也确实有人不解,为何那么多的资金不用来盖高楼大厦,建工厂办企业,而用来精心修筑不产生GDP的长江堤防呢?看看今天特大洪水下,巍然不动、平安无事的长江堤防,我们体会到了当时的政绩观是多么可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然而我们总是喜欢好了伤疤忘了痛。一当灾害就如临大敌,全民皆兵,总是号称多少年不遇,灾害损失数字不断往上加码。而一当灾害完毕,一切教训被抛之脑后,经济发展速度照样超常规,最终实现“大灾之年大发展”,抗灾设施和能力依然如旧。防汛抗洪作出巨大牺牲有功,经济发展快速有功,那些平时注意抗灾设施建设,把大灾变无灾、同样的条件下没有花多少精力抗灾救灾的人有没有功呢?

    被严重短视了的政绩观不改变,制造这种政绩观的考核管理制度和思维方式不改变,我们永远都会在并不可怕的暴雨面前哭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