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将如何面对灾害?

(2010-03-29 20:39:34)
标签:

灾害保险

经济学

防汛抗旱

地震

世博会

分类: 实事杂谈

http://img1.gtimg.com/0/27/2790/279007_1200x1000_0.jpg

     近些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来自社会、经济、自然各方面的危机问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给人类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研究和加强危机管理,避免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动荡,成为一个严肃而紧迫课题。

     仅以自然灾害为例,这两年地震、冰雪、飓风、干旱、洪水不断在世界各地出现,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无辜的生命在灾害中陨落。在灾害面前,不可一世的人类,似乎显得无能为力,任由灾害的摆布。在被动应战中,因灾消逝的生命和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惨痛的记忆!

http://img1.gtimg.com/0/27/2790/279007_1200x1000_0.jpg

    如果不是今年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引起世人的关注,看到这幅照片,你应该想像不到这成队的牛车是在干什么?

    如果你知道这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喝水,在现代社会用最原始的工具费尽千辛万苦,你会有何等的感触呢?

    如果你认为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社会的人们,竟然解决不了喝水的需要,把自己本身也需要喝水的老牛也搬出来帮忙时,你会有惭愧的心境吗?

        http://s6/middle/44788d1cx8c0f400d4835&690

    旱灾过去两个月,洪灾接着来袭,这是2010年7月洪涝灾害发生时的四川广安,全城都被洪水淹没,丝毫看不出抵御灾害的能力。城市都如此不堪一击,何况没有下水管网的农村田园?在这场洪涝灾害中,全国很多桥梁被冲毁,公路被破坏,大面积农作物绝收,死伤人数众多,经济损失巨大!

    今年十月,南方各省又相继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尤以海南省最为严重,死伤人数达到数百人,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应该说,灾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灾害一无所知,毫无防备。如果能够事先预料,我们完全可以提前防御,完全可以把损失控制得很小,完全可以避免在危机中出现的混乱局面!

    应该说,灾害并不是只有害没有利,关键在于我们对它缺少研究,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灾害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这就需要把灾害经济学研究提到重要议程,切实加以重视!

同国际上相比,我国在灾害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还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脚步。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消极的、负面的,加上灾害不常见和难以预知,导致灾害研究成为不受重视的“冷门”。但灾害研究的目标是积极的、正面的,减灾实际上就是发展,就是贡献。我们现在重视对灾害的经济学研究,就是要更加准确的预测灾害发生的前兆,研究人类不良行为和环境状况可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研究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当然也包括对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灾害可能引发的后续经济问题等。

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灾害经济学研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类对自然灾害还无法准确预知前,有必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作为对灾害经济学研究的补充:

一是建立健全防灾投入体制和管理运营模式。防灾需要大量投入,而这种投入的潜在效益不易被认识和评估,因此单纯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不能完全解决防灾投入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发挥效用,同时结合市场经济特点改革管理和运营办法,使一些防灾设施产生现实的效益。

二是大力发展灾害保险,建立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体制。对受灾个体而言,保险是实现灾后恢复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推行灾害保险和再保险,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但面对如地震这样的巨大灾害,政府除动用公共财政、动员社会力量援助受灾对象外,还应当对保险损失给予保护。

三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一切破坏生态平衡,掠夺消耗型的经济发展行为,都将对灾害发生得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要从自身做起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并倡导全人类共同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http://img1.gtimg.com/0/27/2790/279008_1200x1000_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