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华中医世家的仁者寿
(2013-03-06 21:02:14)
标签:
孔伯华
孔令谦
赵宇宁
孔医堂
寿命
|
分类:
健康杂文
|
孔伯华中医世家的仁者寿
赵宇宁
日前与友人叙谈,谈到了人的天年问题。在座有人谈及我师爷孔伯华先生(1884--1955)享年71岁,师叔孔少华先生享年67岁,周潜川先生享年63岁,汪逢春先生享年65岁,杨浩如先生享年59岁,时振声教授享年68等等。为何诸多名老中医通晓天人之理,却不能得享天年,明养生之术,却不能顾养自身。
要谈这点必须要从中过传统文化入手,《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国的伦理观点上,最重要的是讲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必须要做点有价值,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事情。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性命与生命不同,生命泛指各种生物的存活时期,自然宇宙的一切生命体;而性命却仅限于人的生存,人性的生命,强调人的性情、立场、尊严、责任。缺乏了人性的生命,与植物无异。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天文晓地理,集忠、孝、义、谋于一身,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的最杰出化身。历代朝野都对诸葛亮有很高的评价,但也不过54岁就秋风五丈原,壮志未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再看当代这些著名医家无不为了民族为了中医而辛苦操劳,孔老更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奔波南北抗击民国取缔中医之国策,以身家性命宁为玉碎抗击日寇,延续燕京医学之传承。如此鞠躬尽瘁于武侯何异?如此殚精竭虑尚能得享古稀之年!
再看孔家女眷:大姑奶奶,大学者董渭川夫人,北师大教授享年105岁;四姑奶奶奶从事中学教育工作一生,享年108岁,遗体捐献协和医科大学;三姑奶奶在天津从事教育工作,同样年过百岁;五姑奶奶老红军,原最高人民法院离休干部,享年93岁。如此一个家族,长寿基因毋庸置疑,但当面对国家民族和中医的兴亡之时,前辈们把延续生命的力量投入到国计民生之中,以自身性命使中医薪火不绝,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大医,这才是真正的死而不亡者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