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
(2018-04-30 10:34:54)
标签:
文化教育杂谈 |
分类: 杂类阅读 |
一、迈克尔·波特的简介
迈克尔·波特,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教授开设了广受赞誉的“产业和竞争分析”MBA课程和关于竞争战略的多种讲座。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
二、《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
《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在管理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他在此书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模型"。他认为这五种竞争力(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他还指出,企业战略的核心必须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此外,在此书中他还提出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以及目标集聚,并说明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企业往往难于同时追求一个以上的战略目标。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以便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为企业在市场上赢得主导地位创造条件。
波特的《竞争战略》这本书注重阐述的是企业如何建立好自己的产业结构,这是最基础的东西,通过对企业产业结构的分析首先来制定自己的基本战略框架。最具有价值的是在这本书中波特总结出了行业存在的五中竞争力和三中战略方针,这五中竞争力分别是行业中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的新生力量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和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三种战略方针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业务聚焦战略。
五力模型和三大战略对企业制定整体性、长远性、基本型谋划具有重大作用。
(二)《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容
在此之后,我还读了波特的另外一本书《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主要讨论了企业可能获得成功的三种战略,以及企业获取成功的两种优势,即低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
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主要论述了企业如何创造这两种优势,波特通过价值链分析法,阐述了将一般性战略转化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
这本书是对《竞争战略》书的升级,若能够将此理论结合企业实际运用中去,我想对企业的发展一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心得体会
读完波特的这两本书,我发现我对企业的整体性发展有了进一步的看法,不在是以前单纯的基于生活中企业经营的例子中获得的看法。
(一)《竞争战略》体会
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阐述了企业战略制定的重点在于要深入到表面现象之后分析竞争压力的来源。在这一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三种基本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
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产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有时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可能不止一个,但波特认为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要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安排。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只一个,则这些方面的资源将被分散。
总的来说,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只要有以下几点留给我们当今企业经营者,值得他们好好深思揣测自身企业的发展:
1.必须制定明确的经营战略。
在风云变化的市场中,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外部市场环境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经营战略,这个战略在以后企业的经营发展中企业必须以这个战略为生存发展的方向,而不能枉然以市场环境的短暂变化而慌了针脚,随意改变自己的战略,这都是对企业发展不利的。
在现实社会中,因为战略制定的失误而导致企业的失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记得当时在企业战略管理课堂上,老师曾经讲过的史玉柱的巨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史玉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从创业青年,到全国排名第八的亿万富豪,再到负债两个多亿的“全国最穷的人”,再到身家数十亿的资本家,这些都基于一个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战略的制定。从而可以看出战略制定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战略的制定应该从大格局整体出发。
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的制定应该从整体的大格局出发,善于分析行业、地域优势,打造优势产业群。他所提出的价值链就体现出了一种大格局意识,一种从宏观上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打造竞争优势的努力。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大格局观对我们社会的渗透。就拿我的专业物流管理中的供应链来说,这种大格局观也已经渗透了进来。
3.创新是企业进步的不竭动力。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波特也大力倡导创新,他的理由是,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激烈竞争时代,复制和模仿变的更加简易也日趋盛行,这一点我们都深有体会,而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就只有创新,这种创新应该融合本行业者特征,结合自己固有的竞争优势。
企业因创新而获得成功的例子很多,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沃尔玛的建立。
1962年,沃尔顿觉察到拆价百货商店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总部却否决了其关于投资拆价百货商店的建议。为了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沃尔顿决定背水一战,以全部财产做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终于在同年
7月创办了第一家拆价百货商店——沃尔玛,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沃尔玛的成功,正是由于沃尔顿富有远见,能发现他人忽视的商业机会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
(二)《竞争优势》心得体会
《竞争优势》一书是《竞争战略》的延续,主要讲的是如何把竞争战略执行成竞争优势。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是他对于竞争对手的分析。波特认为,竞争对手可分好坏,好的竞争对手能够有助于你实现许多的战略目标,增加你的持久竞争优势,并且改善你所处的产业结构。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理性对待竞争对手,尊重竞争对手,把握竞争对手的动态消息。
四、结论
本文主要概述了波特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容,以及我读后的一些心得体会,企业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经营战略的同时还应该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去发掘机会,如果企业没有竞争优势,那么成功就是暂时的。
前一篇:西方哲学系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