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各个都是美女,但并非都是才女,林黛玉自不用说,其诗才无人能及,湘云、探春、妙玉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要说全才,恐怕就只有宝姐姐一人了。
先说宝姐姐的诗才,宝钗与黛玉不相上下,林潇湘能魁夺菊花诗薛蘅芜可讽和螃蟹咏 ,在大观园的历次诗会中,可以说,宝钗和黛玉是难分高下的。她的海棠诗,被李纨评为第一,咏蟹诗更是食螃蟹绝唱能够与她们两个媲美的也只有史湘云一人,宝钗的诗多是一种含蓄浑厚的格调,这与她的思想性格是一致的。
宝钗学识广博、天资聪慧。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就了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及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连以“杂事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如元妃归省时对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的指点,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要命意新奇,别开生面。”其诗构思新颖,意境深邃,具有雍荣典雅、含蓄深厚的风格。
“才”分为两种,一种是黛玉那样的才情,指在文学艺术上的创作和欣赏能力。如曹植的“才”
,李白的“ 才”。一种是处理现实事务的才干。如红楼梦 中凤姐之“ 才”
,探春之“才”.在这两种才能的范畴里,宝钗都是出类拔萃的。。除此之外,宝钗还深谙绘画技理,对传统医药也有较深入的认识。她来到贾府以后,不数年间,即获得了贾府上上下下,老老小小的普遍认同和赞赏。上得贾母、王夫人的信任和称赏,下地丫头仆妇们的尊重和服膺。这难道不是一种才能吗?有的朋友认为宝钗之所以能在贾府如鱼得水,是因为她是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和阴谋,或者委婉一点说是谋略。
宝钗的管理才能“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那一回里有明显的体现,针对探春的改革方案,薛宝钗敏锐的觉察到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献“
小惠 全大体” 之策,保证了“ 大观园承包制”
的顺利进行。可以说,宝钗对大观园里复杂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是有着清醒和深刻的认识的。
曹雪芹先生塑造了宝钗这样一个极合封建淑女闺范的形象,推崇宝黛爱情者说她胸有城府、内心藏奸,未免有些牵强,但宝钗之才学是鲜有争议的,称之为美才女并不为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