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全国部分省市高考一本录取率 (转载)

(2012-07-03 22:31:19)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考志愿
读此文不是抱怨什么,是为了更加理解我省考生的不容易 

  http://s2/middle/446cb12ahc3edd59a8a31&690(转载)" TITLE="2010年全国部分省市高考一本录取率 (转载)" />

    那天突发奇想,想看看各省的一本录取率情况。网上一搜,果然有有心人已经整理了2010年高考的一本录取情况,这个表不太全面,不过已经可以部分说明情况了。

      表上的前几名没有太大悬念,直辖市地位不同凡响,重庆市的位置稍微靠后,但是和大部分省、自治区相比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们在谈起教育不公平的时候,常常会谈起清华北大等名校在各省的招生人数、分数线差别有多大。也听了不少身边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同学
说起他们那里高考的情况。说句心里话,我觉得真正的不公平,或者说,最大的不公平其实并不在此。毕竟每年能够进入全国前十的大学的人都是少数,这并不能从总体上反映教育资源的分配(当然,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而一本录取率,这就直接关系到了身边的大多数同学了。至少,对于相当数量的同学来说,清华北大不敢奢望,但是考取个重点大学还是一件完全可以考虑的事情。因此,教育资源在这方面的不公平就显得尤为突出。

      从表上来看,排名最靠前的省份有以下特点:位置好,本身有很多的重点院校,例如京沪;报考人数少,使得分母大幅度减少。可能新疆不太符合,具体原因不清楚。

      而排名最靠后的省份也有一些共同点:本身重点院校少,例如山西省,全省只有一所“211”院校——太原理工大学,而且排名比较靠后;报考人数多,河南省,95万的报名人数。众所周知,一所重点大学,其招生政策会“不可避免”地向本地学生倾斜,这样,广西山西河北河南西藏等地区一本人数少就不足为奇了。

      这就必然造成一种结果,可能在两个不同的省市,两个孩子,他们享受着类似的教育资源,有着差不多的学习能力和素质,面临的是差不多的竞争压力(指总高考报名人数),考试结果在全省来说也是差不多的名次。但是很可能一个人可以进入重点大学深造,而另一人就只能选择去二本院校就读。这就极大地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造成了不公平。

      以往,我们总将注意力集中在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学校的“区域化”上。复旦交大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但是就清华来说,我觉得,不管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在山东江苏,亦或是广西江西,只要能在所在省份进入前5%,前1%,都是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品质、自身素养等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差距。而对于第二梯队(排名相对靠后的一本院校或者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省与省的差距就会显现出来,并且显现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学习品质和素养的差距。最大的不公平,恐怕就是在这里体现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就是:对于不同地区来说,“一本”和“一本”是不一样的。这又造成了第二层不公平,即入学质量差别。高考之中最郁闷的事情之一,就是以一个相当高的分数考到外地的某大学,等去了以后才发现自己所在的专业其实在当地就是个二本……同样的一所学校一个专业,在山西或许是一本,而且很有可能是非常高的分数,但是放到别的地方,可能就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学校(不少山西同学应该都会记得1B院校那高的离谱的提档线吧!南京邮电,上海大学,等等)。这对于一些省份的考生来说,无异于在原本就不一样高的门槛上再加了一道障碍。

      写到这里,觉得自己好幸运,至少我还算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受益者,至少我没有以一个高的离谱的分数去一个烂的离谱的大学。只是,当我们走过这一段往事,开始回首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我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以很低的代价去最好的大学读书。

      于是……

      那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亦或是陷入了一个悲剧的死循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