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华侨生联考题语文答案及解析
(2018-10-31 14:27:18)2018年华侨生联考题语文答案及解析
1题:【答案】A
【详细解答】A项“而且”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而语境中前后是转折关系,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第2题:【答案】C
【详细解答】变色:通常指的是物体颜色经过物理或者化学的反应发生改变,也指人的脸色以及政治局势的变化;失色:失去原来的光彩;派生: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强调未改变;衍生:演变发生或产生,强调已改变;融合: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强调不同事物;汇合:水流会合 与。。。合在一起,强调同类事物。根据语境选C项
第3题:【答案】B
【详细解答】A 项“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B项“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C项“名山事业”:多指不朽的著作;D项:“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第4题:【答案】C
【详细解答】A项:二面对一面词条量大有着特别明显的促进作用,小,还有特别明显的促进作用吗?B项:缺主语。D项:接近30%—40%重复把“接近”去掉
第5题:【答案】D
【详细解答】A项 :一、可以理解为,他的点评时最精彩的;二、他点评“学生的讨论发言是最精彩的”;B项:是所有人都划分三个人一组,还是只说我们三个人结为一组;C项:20个国家还是20个名人。
第6题:【答案】D
【详细解答】教师资格证书是身份证明不需要加书名号。
第7题:【答案】C
【详细解答】C项是比拟,其余三项是比喻。
第8题:【答案】D
【详细解答】《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
第9题:【答案】C
【详细解答】“人日”指正月初七。
第10题:【答案】D
【详细解答】第六句写野外兰花随处可见不必栽种成畦。
第11题:【答案】A
【详细解答】A项根据第二段“龙卷风”尺度太小,虽在预测范围内,但难免疏漏。
第12题:【答案】C
【详细解答】原文第6段“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C项“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偷换句意,长江三角洲包括江苏、浙江部分,上海全部。
第13题:【答案】C
【详细解答】见倒数第二自然段“在户外,当龙卷风靠近时,应迅速沿着龙卷风移动路径的垂直方向跑动”和倒数第一自然段“要及时下车,到附近地势最低的地方”,张冠李戴。
第14题:【答案】B
【详细解答】从原文第4自然段可知,只是例举说明天气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初始条件“差之毫厘”,未来天气结果可能“谬以千里”。
第15题:【答案】B
【详细解答】“为外祖征士何准所抚育”被谁抚育不可断开“琅邪王中军参军”某地某官不能分开,注意这两个地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第16题:【答案】B
【详细解答】“放心”应为“放任心思”。
第17题:【答案】C
【详细解答】语境意是;我钓不到鱼,就是钓到了,也不卖,故而是让步关系复句。
第18题:【答案】B
【详细解答】回到原文是高祖的征召没有赴任。
第19题:【详细解答】(1)敬弘曾经脱下貂裘大衣送给他,他就穿上它去采药。
(译出大意给3分;“与”:送给,“著”:“穿上”之意)
(2)你父亲有超越世俗的节操,凡是有见识的人,对他都很钦慕向往,执笔能文的人,本应有所记述。
(译出大意给3分;“归重”: 钦慕向往;“豫染豪翰”执笔能文)
第20题:
【考查目标】此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因此要特别注意哪些易错字,另外,从今年试卷的名句考查看,选取的句子并非都是那些平时强调最多的句子,但大纲要求默写的内容,均在命题考查之列。
【详细解答】(1)、三军可夺帅也(2)奉命于危难之间(3)长夜沾湿何由彻
每答对一小题,给一分;如有错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第21题
【考查目标】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要抓住“仍有生命力”“原因”二词在文中进行筛选。
【详细解答】. 重要的地理结构,更重要的历史结构,浑茫的历史感是秦腔的魂魄;秦腔是西部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伦理方式的艺术化、抽象化、程式化;秦腔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第22题
考查目标】此题考查学生“整合文段信息”的能力,答题要抓住题干所给的这两个引用句子,找到所在语境,答案即可从所在语境第二段摘出来。
【详细解答】秦腔的历史和生活本身就具有“苍凉悲慨”的韵味——它是人命危浅之地,苦役流放之所,慷慨悲歌之疆;寻根乃是人类固有的情结,历史意识是现代人直观自身的表现,秦腔满足着这种欲求;秦腔迷人,乃在“苍凉”和“悲慨”。
意思对即可。
第23题
【考查目标】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对细节关注的能力,答题要抓住限制词“去了兰州茶园”关键词“担心”“放心”。答案即可从第三、五段寻找。
【详细解答】作者担心:一个剧种要在今天站住脚,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可不行。光是一些演员唱,大家不跟着唱,那就会越唱越萎缩;作者放心:整个茶园人声鼎沸,民间秦腔班子吹拉弹唱受到极大欢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大家能随角色跟着唱,即使是陌生人唱,只要好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叫好。
意思对即可。
第24题
【考查目标】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审清题干,要抓住最后一段来理解“秦腔的未来”这些词语来谈自己的看法。答案应从整篇文章来整合。
【详细解答】秦腔不会绝灭:它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建立在特殊历史文化基础上,又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秦腔大兴旺颇难:如今不断涌现的新兴文化对传统的戏曲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秦腔打出潼关去更难:没有大力弘扬、创新、与时俱进,要想使秦腔发扬光大走出潼关更难。
意思对即可。
六、写作(60分)
25. 请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0分)
这本书深深打动了我
我想成为我自己
【考查目标】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写作能力的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在联考中,甚至在整个高考中,就单题而论,写作题也是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的试题。
联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 文,这是联考写作的要求。近十一年高考作文一直是命题作文,并且“文体不限”“文题二选一”, 考查目标不仅是注意写作技巧,更重视文章内容的社会意义及自己真实情感的抒发。
基础等级包括: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发展等级包括:见解深刻、内容丰富、语言 有文采、思维有创新。
2018年华侨港澳台联考中文真题试卷分析
一、难易程度
与近三年(2015、2016、2017)华侨港澳台联考试卷相比较,2018年的港澳台联考联试卷难度没有变化。近几年联考的中文试卷都体现出常规考点与特殊考点相结合的特点。
二、试题分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
1题,考查关联词语上下句句意的关联是否正确。是心叶教育第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版)第2—3页的内容,在2018届四模,病句知识点的讲授中都重点强调过,心叶的学生普遍反映比较简单。
2题,难度和往年相同,需要了解词义并结合语境辨析。涉及“衍生、派生”“汇合、融合”“失色、变色”三组词语。结合语境已经强调多次,学生都清楚。其中“汇合、融合”学生背过,“衍生、派生”是学生练习卷(心叶教育2015届二模中文试卷)中讲过的内容。
3题,“炙手可热”“独辟蹊径”“袖手旁观”是平时讲过的成语,“名山事业”以前没见过,但平时和学生强调过成语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遇见不会的成语要往这方面考虑。
4题,心叶的学生反馈比较简单。涉及介词掩盖主语、两面对一面等错误,是心叶教育自编港澳台联考教材第八版第63页和第71页的内容,对教材很熟悉的同学,很容易就能做出来。
5题,选项是停顿不明造成歧义、施受不明造成歧义(教材第82页),自相矛盾造成逻辑错误(教材第70页),学生反馈这道题很模糊,感觉四个选项都不正确。
6题考查书名号的误用,《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资格”加了书名号,心叶自编联考教材第97页已经说明“证照不加书名号”,也让学生背了,学生也能选对。
7题,考查比喻和比拟,在联考备考中,“比喻和比拟”“借代和借喻”(教材第108页)是重点和难点,基本每年必考,今年这道题比较难,但优等生和中等生能做出来。
8和9题,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考题不算简单,但学生能做对。“《水浒传》”是反应农民起义的小说,《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西游记》是长篇神魔小说,在心叶教育语文教材第15页,讲到明清小说时强调过。“人日”是“正月初七”在心叶教育背诵书第75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和2018年联考文学常识都没有考外国文学。
10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学生反映B和D不好选,两个选项都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这道题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应该会有一部分人选错。
(二)白话文阅读1(12分)
往年华侨港澳台联考联考选择的是社会科学类文章,今年选取的是自然科学类文章。考点没有变化。学生反应第12题有点不好选,其它正常。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文言文阅读难度中等,断句、实词、文意理解都考的和平时讲的差不多,学生反映挺好做的,难点是第17题复句类型判断,一些同学不知道“让步复句”,一些同学因为文言基础不好不会翻译这个句子。“让步关系”,在讲到虚词“即使”的时候讲过,对优等生来说,没问题。
(四)翻译和默写(12分)
三句默写分别出自《论语·子罕》《出师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涉及初中文言篇目、高中文言篇目,要强调句末虚词,一些同学因为句末虚词背错,没能得分,很可惜。
翻译第二句比较难,“豫染豪翰”可能只有寥寥几人能翻译对。
(五)白话文阅读二(12分)
白话文阅读是雷达的《听秦腔》,属于文化类散文,关注文化现象,引发人们的思考,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最后一道题是谈个人看法,有探究题的倾向,会给会思考的同学、会阐述自己观点的同学带来福利。
(六)作文(60分)
两个作文题目分别是:我想成为我自己,这本书深深打动了我。这两道题都很容易下笔,也可根据需要写成散文、记叙文、议论中的任何文体。
《这本书深深打动了我》,考生选什么书来写能体现考生的阅读修养,考生选取的“被打动”的角度(为什么被打动?),更能体现考生的思想深度,再加上语言和结构的外显,高下立见。千万不能为了与众不同选取一些冷门的书。《我想成为我自己》要求考生首先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那里去?我和别人一样吗?……这样的问题,这和我们练过的作文题目《认识你自己》《我和别人一样吗》有些联系。
三、小结
总的来说,港澳台华侨联考语文试题既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检测,也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但没有超出平时复习的知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