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婚姻情感女性 |
分类: 原创文章 |
来源:潘幸知(ID:sharpshow)
文/幸知在线特约作者 绿米
刷抖音的时候看到个短视频:
一对夫妻分别站在天秤的左右两端,他们尝试着向彼此靠近。
首先是右边的妻子,她向左边的丈夫快速走了几步,而丈夫在原位保持不动。
随着妻子的走动,天秤迅速向左倾斜,眼看丈夫就要掉下去了,妻子急忙退回了原位。
此时,天秤回到最初的平衡,两人距离却依然遥远。
第二次,左边的丈夫率先迈开了脚步,小心翼翼的往右边的妻子缓慢靠近,妻子在原位保持不动。
随着丈夫的移动,天秤缓慢向右倾斜,这次妻子也要掉下去了,丈夫无奈,往左退回了原位。
这个短视频让我很有感触,它用天秤作为夫妻间亲密距离的隐喻,用两人在天秤上移动的位置表达了夫妻双方的付出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现实的婚姻里,我们也常常为了靠近对方而离开自己的位置。
无论是丈夫向妻子靠近,还是妻子向丈夫靠近,都意味着要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想办法站在对方的一边,设身处地的去付出。
可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像短视频里的这对夫妻一样,明明想要靠近对方,却把对方推得更远。
要怎样付出才能让婚姻的天秤保持平衡,彼此的关系真正亲密,这是我们都希望知道的。
当付出成为了奉献
我们身边时常有一类“抱怨型”的闺蜜,每逢聚会下午茶都会对自己的婚姻开启吐槽模式。
她们会大谈自己在婚姻里是如何牺牲奉献,遭受委屈的,可吐槽完毕之后她们也并不会离婚。
比如A女士,和丈夫结婚3年,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儿子,自己平时的工作也挺辛苦,但还是抽出时间来料理家里的大小事。
丈夫是外地过来的,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婚前一直租房,结婚后就直接住进A女士买的房子里。
丈夫的收入没有A女士高,却非常大男子主义,他在家中就像个房客,看到椅子倒了也不去扶一下。
现在儿子慢慢长大了需要和爸爸亲近,但他也经常敷衍了事,不是去健身房就是呆在书房盯着电脑干自己的事。
A女士觉得很委屈,自己一直在婚姻里默默付出,丈夫却吝啬投入,他好像爱自己比爱这个家更多。
A女士不想离婚,她很不甘心,在她内心有一个“沉没成本VS机会成本”的冲突。
沉没成本:
A女士曾放弃了更好的追求者选择和现任丈夫结婚,包容了他很多,对自己的委屈却选择不说,这些年自己一个人几乎承担了家里所有的事情,现在孩子也渐渐大了,自己青春也不再了。
机会成本:
A女士和丈夫在一起这么多年了,感情多少还是有的,自己在这段感情里持续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只要不放弃这段关系,总有一天丈夫能看到自己的付出,和自己一起分担一下家里的大小事,让这份关系能够变好。
A女士对失去这段关系的害怕远远超过了从这份关系里获益所带来的欢欣。
她常常在付出没有得到回应时对丈夫说:
“除了我,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会对你那么好了。”
A女士认为,其实自己对丈夫的要求也不算高,只要对方给自己一点回应,就能支持自己继续在感情的荒漠中走下去。
A女士又不是骆驼,怎么能长期呆在荒漠里呢,这样的低电量高耗能的付出,隐隐约约有一丝自恋的味道。
A女士那句“除了我,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再对你那么好了”,言下之意是:
只有我才能爱你,别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可以做到,你看我多厉害。 在一段婚姻关系里,我可以是一个比较厉害的角色,那么我也很愿意再这么付出下去,所以A女士的老公继续回避,她也能继续奉献,这也是你情我愿的事。
在A女士的字典里,付出=奉献。
从更深层来说,A女士觉得自己必须变得有价值。
结合我们开头提到的短片来看,婚姻的天秤失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你追我赶”。
最开始是我一个人在付出,时间长了我觉得累了,却等不来你给的回馈,渐渐的我也想放弃了,但又不甘心,于是一边后退一边等待着。
有人常说在工作中做个无可替代的人,这样会降低失业率。同样,你在婚姻里的付出被替代的可能性太高,就不会被重视,这样的感觉会让你变得越来越焦虑。
你要照顾家里,做饭、整理屋子,这些都是家政阿姨可以做到的,如果有这个经济条件,请一个家政阿姨或许你会更轻松。
但你无法让自己放松,有些东西存在于你内心深处,需要用付出来证明点什么。
当付出成为了公平
以A女士过度付出为前车之鉴,B女士非常讲究婚姻中的公平,她时常关注一类文章,标题通常是“如何在婚姻中有技巧的付出”。
B女士认为,无论丈夫还是妻子,大家都是人,欲望都是无限的,千万不要把伴侣养成一只貔貅。
比如今天他喜欢吃红烧排骨,你为了让他开心而去学习了这道菜,第一次他会很惊喜很感动,可是时间长了,你们的饭桌上总是出现这道菜,不仅你做腻了,他也吃腻了,当初的那份惊喜和感动逐渐会变少。
你只能去做更多的菜来填补这份缺失,可是你又不是专业厨师,他也不会次次满意,甚至会越来越挑剔,这样的付出是得不偿失的。
不如一开始就明码标价,各自分工过日子,小到在家里谁做饭谁洗碗,大到结婚时要给多少彩礼,婚房谁负责首付,谁负责装修,以后谁来供车等等·……
婚姻本来就是合伙,光靠爱未必能真发电,还不如一开始就把各自的股份谈清楚比较稳妥。
一段时间以后,B女士发现这样精确计算的婚姻还是吵架了,原因是母亲生日的时候丈夫少给了一千,而之前他们说好双方父母生日各自都不偏心。
吵架那天B女士生病胃痛,丈夫也赌气没帮忙分担家务,用报复的态度告诉她,这本来就不是自己该做的事。
B女士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丈夫工作上遇到瓶颈,经济有些困难,她开始意识到,夫妻两人很久都没有敞开心扉交流过了,而那些过度的分清彼此,只会放大彼此的付出不值得被感谢。
B女士的婚姻模式让我想到电影《心花怒放》的片头:
耿浩和妻子小雨协议离婚,耿浩把家用电器都用锯子锯成了两半,以此表明婚姻里两人付出的公平性。
当离婚协议放到桌面上那一瞬间,耿浩从贴着戒烟的烟盒里抽出了一只烟,点燃,深吸,伴随着一声叹息,令人感到心酸。
不知道耿浩因为什么原因而戒烟,也许耿浩在婚前妻子小雨并不喜欢他抽烟,还是他压抑了自己,为了感情在很多事情上做出了付出,现在看来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两人的关系回到了原点。
小雨。来源:《心花怒放》剧照
在婚姻中力求公平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但人是感情的动物,用理性来维持关系,只能拉开彼此的距离。
在B女士的婚姻里,付出=平等。
从更深层来看,B女士觉得自己必须要避免伤害。
为了不受伤,就不投入,这样的婚姻缺乏温度,耿浩把微波炉的锯成两半了,表面上看是公平了,却不能使用了。
发生在离婚时的公平通常是被伤害了的感情,刚结婚时就想事事公平只会更加隔离两人之间的感情。
在婚姻中,我们都是普通人,却很容易对自己有一些理想化的高要求,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方式,让婚姻能够完美无瑕,却忽略了建立一段亲密关系的初衷:伴侣彼此是需要被看见的。
婚姻中如何有技巧的付出
在婚姻中,无论什么样的付出都是需要回报的。
这种回报不是理性层面的你给我苹果,我就要回报你桃,它更像一种感性的交流和回馈。
看《亲爱的客栈》的时候,我注意到刘涛和王珂夫妇:
刘涛是个很勤劳的妻子,她喜欢操持家务,屋里屋外忙前忙后,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有时候甚至脸都没来得及洗,只为了给大家做早餐。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刘涛就是太过分操心,承担太多了,不过这些都是我们各自喜好的生活方式。
有时候婚姻里的付出失衡往往是大家在婚姻里的观念不太一样,你觉得让家里看起来一尘不染才好,我觉得凌乱一点也挺美——痛苦在于,喜欢一尘不染的觉得自己干了很多活,指责喜欢凌乱一点的什么活也没干。
就像AB女士选择的付出模式,她们的初衷都是希望婚姻能更长久,只是这里面却隐藏着两个很难实现的愿望:
一个是想要对方为自己而改变,另一个是不想自己被对方改变。
这两个愿望就像无形的金钟罩一样,把AB两位女士隔离在情感交流的外面,让付出成了一厢情愿,给双方的感情造成了压力。
在付出里感到吃亏是主观的,在我们没有了解到对方真实的需要之前,我们用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去对伴侣好,这时伴侣也可能看出我们的喜好,但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份付出背后的压力。
当大家方式不太一样的时候,就容易发展为“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那些看起来在逃避付出的伴侣,一方面可能是真的不想继续承受这份压力,另一方面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需要希望被伴侣看见,这时无论是改造自己或是压抑对方,都只会将彼此的距离越拉越远。
当王珂看到刘涛忙碌得像一个陀螺时,他并没有替她揽下这些事,也没有要她不做这些事,他只是陪着她转,陪着她处理付出背后的那份焦虑。
婚姻关系里的过度付出是一种对关系的过度参与。
我们因为内心惶恐不安,无法再容纳那些脆弱和依赖,急切想要将它们拿出来交给对方保管,却又不太好意思,觉得这样是不对的,只能用一边默默行动,一边用理性把这个部分压抑掉。
我们也担心对方失望,害怕失去亲密关系,但是哪个人又是十全十美的呢?
想要对方因为我们的付出而变得更好,在付出中两个人永远同步,都是理想层面的愿望。
把理想层面的愿望落实到现实中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要再默默去做,而是问一下对方,看看彼此真实的需要是否一样。
你以为把家里整理得很干净是对方的需要,结果对方说,随意一点就好,然后你是不是松了一口气。
当你真的投入为伴侣做一些事,并且知道你做的哪些部分是自己的需要,哪些才是对方的喜好,你在付出这件事情上就有了清晰的界限,这样的付出反而会更加心甘情愿。
夫妻间双方的喜好存在差异是常有的事,明白婚姻中的小计划、小目标随时都会调整,这样也就接受了生活的无常性。
到这里,回头来反思一下开篇提到的那个短视频,你会想到什么呢?
我会想到如果天秤上那对夫妻,如果同时走向对方,当他们站在天秤的中心,或许才能真正彼此靠近。
不过很多时候同步仍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夫妻其中一方晚了几步,另一方是否愿意等待,或者一方察觉到自己步伐慢了,另一方是否愿意包容。
作者简介:绿米,影视文案狗、心理咨询师,一个以身外身做梦中梦的自由存在。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费获取文章,学习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