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通量》教学过程
(2010-06-02 22:42:09)
标签:
杂谈 |
教学目的 1.理解掌握磁通量的概念
2.能用φ=BS求解磁场的磁通量
教学重点 磁通量、应用磁通量φ=BSsinθ的计算
教学难点 磁通量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 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电磁学里常常需要讨论穿过某一面的磁场。为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磁通量。
二、新课教学
1.磁通量
(1)定义 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平面的面积为S,则:磁感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2)符号:φ
(3)定义式:φ=BS
磁通量的意义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加以说明,在同一磁场中,磁感线越密的地方,也是穿过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越多的地方,磁感强度B越大,因此,B越大,S越大,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就越多,φ就越大。
(4)单位:韦伯(Wb)
B |
2.讨论
(1)如果平面S不跟磁场方向垂直,此时的磁通量怎样计算?
B |
即作S在垂直于B平面上的投影S,=Ssinθ,或把B分解得B∥=Bcosθ, B⊥=Bsinθ故φ=BSsinθ
N |
S
|
A.穿过S1的磁通量大于穿过S2的磁通量
B.穿过S2的磁通量大于穿过S1的磁通量
C.穿过两个线圈的磁通量相等
D.不能确定
分析和解:由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可知,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而内部却是从S极指向N极,故穿过S1和S2的磁感线方向将互相抵消,面积越大,抵消的条数就越多,故穿过S1的磁通量大于穿过S2的磁通量。
X |
Z |
a |
c |
例题 如图,矩形ABCD置于三维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在轴上的坐标在图中标出,当磁感强度为B有匀强磁场分别沿X、Y、Z三轴正方向时,通过矩形ABCD的磁通量分别多大?(φ1=Bbc,φ2=Bac,φ3=0)
S |
N |
S2 |
S1 |
A.穿过S1的磁通量大于穿过S2的磁通量
B.穿过S2的磁通量大于穿过S1的磁通量
C.穿过两个线圈的磁通量相等
D.无法确定
分析和解:根据条形磁铁磁感线的具体分布情况,可画出两条与S所在水平面相切的磁感线,设切点为M、N,若线圈S1、S2的直径均小于MN,则选A,若S1、S2的直径均大于MN,则选B,若S1的直径小于MN,S2的直径大于MN,则有可能出现穿过两个线圈的磁通量相等,则选C,而本题条件不明确,故应选D。
四、布置作业
课文P85 (1)、(3)
五、板书设计
一、磁通量
1.定义:磁感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2.符号:φ
3.定义式:φ=BS φ=BSsinθ
4.单位:韦伯(Wb)
5.性质:是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