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与人类优势”主题写作指导
(2025-01-13 08:50:09)
标签:
写作 |
“智能时代与人类优势”主题写作指导
2025年1月12日
文题呈现
(新疆2025年新课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席卷而来。对于人类来说,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空前严峻的挑战。人工智能巨大的优势是它强大的学习能力,目前AI已经学习完了人类创造的所有知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而面对巨大的失业潮危机、AI超级智能的失控可能等,人类除了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外,还要思考如何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有学者则认为未来人类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激发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计划性、情感性、想象力和审美力等。
作为青年,我们身处时代浪潮之中,你对此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该作文题属于新材料作文,近几年高考作文大多是此题型。对于学生而言,审题难度不大。我们只需认真地分析材料和引导语以及要求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先看引导语“作为青年,我们身处时代浪潮之中,你对此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在这个引导语中,已经给出了考生明确的要求“作为青年,我们身处时代浪潮之中,你对此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因此考生需要明确的就是“时代浪潮”指什么。这就需要回到材料中去寻找。
材料部分,我们可以进行分层提炼。“时代浪潮”对应到材料中就是“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席卷而来”,所以作为青年,我们身处人工智能时代之中,应该怎么做,或者会怎样呢。
材料然后分析形势,明确告知了“对于人类来说,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空前严峻的挑战”。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又是怎样的呢?后文有三个句子,分别阐释人工智能的优势,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并开始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越来越先进;面临时代挑战,要如何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最后以“有学者”的观点进行引导,未来人类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激发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计划性、情感性、想象力和审美力等。
其实,在写作前考生如果可以做到仔细阅读并分析这两部分,那么写出一篇符合立意的文章不难,关键在于仔细审题。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型作文,可以说是经常有涉及的作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探寻一下这些试题的共性,总结出这类作文的母题——工具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能够使用生产劳动的动物,这一点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此工具产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现人的本质。人创造并使用工具,所以人工智能也是人类研发出来的一种工具而已。那为什么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人会产生恐慌的心理?是因为人类发现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一些人的工作。所以造成人类不得不面临了一些挑战。当然,人类是不能消极回避问题的,正确应对的方式就是思考问题的根源——工具与人的关系。
人类拥有创造力,所以才使得人工智能越来越智能。所以这就要求青年们,要发挥人类所独有的能力,即材料中提及的“计划性、情感性、想象力和审美力”等。所以作为身处时代浪潮之中的青年,要激发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就是这道作文试题带来的感触与思考。
立意角度:
整体立意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人类面临机遇与挑战,需要在应对诸如失业潮、AI失控等挑战的同时,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并引导AI发展方向。这一立意反映了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中,人类应如何自处和应对的思考。
从机遇角度立意
人工智能强大的学习能力是其优势,这一优势带来的结果是学习完人类创造的所有知识并开始有自主思考能力。这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机遇,人类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能力推动科技、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例如在医疗领域,AI可以快速学习海量的医学知识并协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在科研方面,帮助处理大量的数据等。
从挑战角度立意
失业潮危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它会取代一些机械性、可重复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从而导致失业潮。这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人类需要思考如何在这种变革中找到新的就业机会或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传统的翻译、保安等岗位可能被AI取代。
AI超级智能的失控可能:AI具有强大的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一旦失控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威胁。所以人类需要建立监控与引导机制,既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来确保其安全、可控地发展,防止技术滥用和不良后果;又要引导AI的发展方向,使其服务于人类的共同福祉,而非成为威胁。
认识AI的双刃剑特性,既要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机遇;也不应忽视其潜在的挑战,如失业问题、隐私侵犯、智能失控、引发责权伦理观的哲学讨论、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重塑等风险和问题。
从人类应对角度立意
引导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人类要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的发展中,不能完全任由其自由发展。比如制定相关的政策、伦理规范等,使人工智能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
发掘与增强人类独特优势:在AI日益强大的背景下,人类应更加重视并培养自身那些机器难以复制或替代的能力,如计划性(长远规划与决策能力)、情感性(同理心与人际交往能力)、想象力(创新与艺术创作能力)以及审美力(对美的感知与创造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也是未来与AI共存、共赢的关键。
促进人机协作与共生:作文可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人机和谐共生的未来,强调人类与AI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协同工作的伙伴关系。通过优化人机界面、提升人机交互体验,让AI成为人类智慧的延伸和助手,共同解决复杂问题,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综上所述,这篇作文可以从人工智能的优势与挑战、人类的应对策略、人类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及实现与AI的和谐共生等多个角度进行立意,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如何应对挑战并发挥自身优势。
素材积累
名言警句
1.恩格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2.爱因斯坦: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3.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引导下的智能传播恰恰止步于将公众视为他者而非主体的信息传递表层,无法承担独立深刻的思维活动。
4.海德格尔:技术是一种“座架”人在其中变成持存物,丧失了独立性,沦为技术的附庸,导致社会千人一面”。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
6.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管子》
7.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
精彩片段
1.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说“必须建立有效机制尽早识别威胁所在”,是提醒我们,人类对于人工智能一定会有更理性、更科学的思考,不会让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说:“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都是正常的。但是回顾历史你会发现,这些绝对是错误的。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过去的经济繁荣时期,大多数是因为采用新技术而引发的。”这番话也给我们了信心和希望。所有对机器将抢走人类工作、占领世界的恐惧都毫无根据,虽然对新技术的发展,难免会存在争论,但科学的进步总归是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福音》
2.诚然,外物的辅助极大地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认识。正是工业革命下机械的产生带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方使更多人民获得赖以为生的生活必需品,也正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式使世界文明得以沟通流动。恰如荀子所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有了外物的辅助,人们方得以提升自我,达到更为高远的目标。
——《外物为辅,事在人为》
3.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
【疆里人家】
我的至亲
高二(1)苏莱曼
自古便有一句话,血浓于水。
对于这句话,我是十分认同的。我认为亲戚之间就应该互帮互助,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互惠互利,共赴难关。
她个子稍矮,身体微胖,为人灵活,可以用小巧可爱来形容她。
她现在就在察县新医院实习。她几点上班,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是下午8点下班。在下班点上,正好跟我们学校差不多。
我记得她上大学时,每一次放小长假,她都会回家。那时,我们家每每都能吃上团圆饭。每次小长假,我们人口都很挤。每每回想起,我都感觉到,亲人团聚是多么幸福啊!
回想每次和姐姐去游玩,去烧烤店吃烧烤,真的很让人怀念。每次和姐姐去吃饭,我都能省下一大笔钱。长此以往,我也会感觉很不妥。所以我偶尔也会请我姐姐吃饭。在一些节日里,我会给她买礼物,来讨她欢心。
我每次不想自己洗衣服的时候,就会回去买一碗炒米粉来哄我姐,骗她给我洗衣服。这一招,我屡试不爽。但是呢,我姐也不缺那个钱,更多的是她自愿想帮我洗吧。
当然,我和我姐不都是和谐相处的时光。也有许多次,我们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争吵。但我姐脾气那可不是盖的,往往手上有啥就用啥砸我。每次都能把我给收拾得服服帖帖。当然了,雨后彩虹,每次吵完架,我们都会像没事人一样,照样和谐。
就这样打打闹闹,我们也长大了,应该也回不到从前的那种甜蜜的关系了吧。但是我相信,我和我姐姐之间的感情是根深蒂固、不可撼动的。
我跟她的身体里都流淌着同一种血脉。她是我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人。她是能够帮我解决难题的人。
她,是我的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