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风不止
(2024-05-30 11:17:16)
标签:
情感 |
树欲静,风不止
2024年5月22日
我窗前有三棵毛白杨树,长得很高很高,都长到我三层楼上了。今天风很大,外面彤云密布,又冷又有压迫感。我躲在屋子里,没有去塞锡湖泡脚。这么恶劣的天气,估计去泡温泉的人会被看成疯子。我倒是不怕成为疯子,只是怕冷,便连做疯子的资格也被迫撤销了。也没有跑步,外面的风会把我刮跑,到时候不知道谁跑谁了。在屋子里想跳一会儿舞,却真的只是一会儿,摆手,抬腿,几个动作下来便觉索然无味。果然还是跑步这样简单机械的运动才能让我坚持到半个小时以上。
身体停止了,音乐还在继续,反正让音乐继续下去,这是不费力的事。于是,我让音乐在一旁跑动,自己则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面前的三棵树。那颗正对着我的略小一点的树,在大风中狂甩着脑袋,左一会儿,右一会儿,打着旋儿,转着弯,身子也前偃后合。他腰身细细的,莫不会在风中折断啰。旁边两棵高大一点的长到四五层楼上的毛白杨,他们挨得很近,又有成年结实的身体,所以大风只是让他们彼此点点头。这应该是一对夫妻树吧,风完全影响不了他们以及他们的感情,只会让他们更亲密地触碰到彼此,挨在一起。
可怜了那棵离他们比较远的少年树,凌乱的脑袋在风中狂甩个不停。我在想,我若是这个少年,我会怎么样?是对着狂风大声呵斥其停止吗?风会听我的吗?还是明知挣扎无用,不如随风摇摆呢?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一直被风扭着甩来甩去,怪难受的。随风摇摆,看来也不好受。不管他有无知觉,是否做出抗争,风始终在摧折他,一点都没改变。
不,还是有变化的。外面的天空越来越暗了,深夜来临,气温也会越来越低,而且渐渐雨声越来越大了。竟然是一个狂风暴雨夜。少年树的祈求落空了,抑或是他根本就没有企望什么。
这棵树是我窗前的一棵树,是我日日夜夜相对的树。我看到他被风吹雨打,我看到他在大太阳下直直地挺着腰杆,我看到鸟儿在他身边歌唱,我看到厚厚的白雪覆盖在他身上。我看万家灯火时,他在;看素月星辉,看雾霭流岚,看云蒸霞蔚,看清晨雪山,他都在。
我知道他,但也许他并不知道我。正如风如何肆虐与如何狂暴,他都浑然不知不觉。明天早晨,风停雨止,他还是一棵树站立在那里,或者永远倒下,他都不知道,不在乎。因为他是一棵树,知道又能怎样?
像一棵树那样活着也挺好,不必知觉些什么,也无需为什么而烦恼,情绪和情感对一棵树来说都是多余的。狂风大作也罢,日丽天清也罢,都没什么,都无所谓。只管能生长时生长,若是轰然倒地呢?倒了也便倒了,也没什么。
这也许就是最完美的状态。
【共享阅读系列】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高一(9)班 董奥翔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在无形中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因此,让读书成为习惯,是我们应当,也必须做到的。
读书是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书籍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有故事,有历史,有科技,有哲学……每一本书籍都值得我们去认真阅读。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在书中,我们能认识到新的朋友;在书中,我们能体会到人生百态;在书中,我们能体会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快乐。
读书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读书便是提升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书中,我们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明白,我要想学习上取得好成绩,除了认真听课以外,更需要课余时间大量阅读,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读书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常常会忽略自身的道德修养。读书,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例如,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助人为乐精神;学习焦裕禄同志“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人民受苦的命运”的公而忘私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优秀品质。
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读书则是我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各种书籍,了解各种新科技,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有关编程的书籍,学习编程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读书是……读书的好处还有很多。因此,让读书成为习惯,是我们应当,也必须做到的。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因读书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