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人做出改变的不是道理,是南墙
(2023-12-31 01:21:46)能让人做出改变的不是道理,是南墙
2023年12月18日
办公室丽丽老师说:“本以为给学生复习是女娲补天,结果是精卫填海。”这一周我也在给学生复习,因为周三要进行月测。一开始我在纠结课堂是给学生自己复习呢,还是带着学生复习呢?老实话说,许多学生都不会复习,你给他时间,他也不复习,只会东张西望或找人说话。如果我像小学、初中的老师那样带着他们将学过的知识过一遍,一是课堂时间不够,二是不学人的还是不学,不去思考。我在家中教学,向来放狠话“我课堂上讲的东西只说一遍,绝不重复”。所以,我是从不会带他们复习的。我只是将复习进度表公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复习,我则负责答疑。因为高中是一定要学会自己学习的,不能事事靠人。而且自己复习得快,单位时间复习的内容比讲的多,还有针对性。
现在还有今明两堂课,我要不要在课堂上讲知识呢,要不要还挽着一群已长成大人模样的学生的手走路呢?
我想想,不必。他们就是被搀扶得太久了,不会独自走路了。高中新课标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我这个时候不放手锻炼他们,还等到什么时候?高中就应该改变学习模式,如果不在高一这个改变的阵痛期让他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到了高二、高三才是真正害了他的。
还有一类装睡的学生,你喊过他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他若继续装睡,企图唤醒是没有意义的,是徒劳的。今天语文课下,我将两个班后10名的学生喊到面前来。强化班的学生立刻明白,老师是要他们好好复习,争取月考考出理想成绩。普通班的孩子则说将作文写全,考试时要先写作文。他们的出发点是如何省力能混一个成绩,却想不到利用这两天时间好好回头看,因为他们的课本是空的,他们头脑中也是空的,上课就根本不在学习。我虽然苦笑,仍好言相劝几句,自己心中也有数,真正这几个学生有几人能听进去,能听进去上次就不会只考五六十分了。
古语云:“师不顺路,医不叩门,法不经传,道不贱卖。”扁鹊见蔡桓公三次,每见一次,蔡桓公病情加重一次。作为名医,扁鹊也只能善意劝说,但绝不强行叩门,硬性要求蔡桓公听自己的,接受医生的医治。因为,有些人是劝不醒的,只能痛醒。只能是他们撞了南墙,自己去亲身经历,才能从痛苦中受益。
很多时候,能让人做出改变的不是道理,而是南墙,是弯路,是栽跟头。
如果你已撞过南墙,请清醒一点,多动动脑子,多看看书吧!
【家乡文化生活系列】
我的家乡——河南尖山
高一(9)班 沈家豪
我的家乡在尖山,那里是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来了,天空一片湛蓝,一朵朵雪白的云在空中轻轻飘动。几只小鸟在空中快乐地转着圈,叽叽喳喳地唱着动人的歌,有的还在云里跳舞呢!家乡的天空美,河岸边更美。岸边的小草绿油油的,仿佛绿色的地毯。小河里冰化了,成了清澈见底的河水,一条条活泼的鱼儿在水里欢快地嬉戏,有时还露出水面,似乎在欣赏着春天迷人的景色。
家乡不仅春天美,秋天也很美。秋天叶子黄了,红了,不像春天那样绿了。黄色的叶子随风翩翩起舞,像是要把全世界都变成一个金色的海洋,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红黄相间的新衣。树叶伸出两只大手,不停地鼓掌,像是为自己送别。然而秋天中听不见知了那美妙的歌声了。
秋天是丰收的好时节。每当秋天来临,苹果、橘子等水果就在这时丰收。地里的棉花丰收了,麦苗、稻穗等农作物也都丰收了。桂花的香气弥漫开来,芬芳扑鼻,香极了。我把桂花放到一个瓶子里,满屋子都是桂花的芬芳。我伴着桂花的香气,甜甜地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一朵香香的桂花。只见一位叔叔来到桂花前,举起大拇指说:“真是太香了。”
家乡的河也很美。站在高山上,举目眺望,那河像一条绿色的绸带,围绕着整个城市,又仿佛一条白带子在飞舞。近春,两岸一棵棵柳树,长长的柳枝伸在水面上,好像在跟小朋友亲切地握手。燕子掠过水面,荡起小圆晕。小圆晕向四周扩散开来,一圈一圈,最后消失在河面上。
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更爱家乡那宜人的景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