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各样的门
(2023-11-16 22:19:02)
标签:
教育旅游文化 |
各色各样的门
2023年11月5日
洞开着的大门,你不好意思窥探,显得鬼鬼祟祟。倒是紧闭的大门,可以让人肆意地将目光停留在上面。看不到人,看一看门倒是挺好的,不尴尬,不冒犯,而且这里的门是很好看的。
民俗风情体现在方方面面,门也是很好的一面。像这家门口有着“光荣之家”“共产党员户”门牌的铁锈红色大门,门上的铁艺就挺有看头。铁门最上方是铁栅栏,可以看到院子里头,不过又不是单调的铁条组成的栅栏,有一座拱桥一样的形状让铁栅栏多出了一点美意。下面铁皮门上边框四角都有好看的装饰花纹,铁门上还有太阳花图案和四方排列的凤凰花图案,这些装饰图案有欧洲装饰画的风味,我在大学图书馆借过相关画册临摹过。
我还发现了一条废弃的商业街,街口有一个牌坊,上面写着“察布查尔镇民俗文化一条街”几个大字。我猜想,殷登路射箭学校门口那个红房子建筑以前就是射箭博物馆。过去这里应该来参观的或者来参加活动的,人来人往,客流量大,所以对面巷子里就藏着一条“民俗文化街”。现在,射箭博物馆搬到锡伯古城去了,旅游重心转移,这里也就成了废弃的民俗街了。我走到一家镂空铁艺门前,门旁有“示范点”“党员创业示范户”的牌子。但拱形花廊门上的招牌字已经褪色模糊了。门开着,我走进去,院子挺大的,一位妇人在水池边洗东西。她告诉我,这里原来是农家乐一条街,但现在没客人了,就都关了。
我想,既然曾经是民俗一条街,那这里应该还会有当年繁盛的影子。往前走,看到一家厚实的木门,门上钉着大铆钉,门两边的瓷砖门柱各有突出的竖长条块,感觉当年应该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财丰业盛增百福,源远流长集千祥。”
往前走,这一家的门上就更好看了,而且彩绘和木雕简直是艺术品。门楣上是彩绘连画,正中像粉色牡丹,两边一正一倒二方连续的装饰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粉花略小一些,绿叶所占面积较大。下方两个边框处绘着粉底白水仙和淡黄色的百合,门框上的两个大波浪式对称图形有点波斯异族风韵,上面彩绘连绵的雪山和绿色的草甸。再往下就是对开门了,门和边框上都是立体木雕,无论是边框上的二方连续雕花,还是两边门上菱形图案,还有图案四方的铁皮雕花都做工精美,配色又极为绚丽。最精致的当属蓝色木门下方的两个插瓶木雕立体画了,乍一看色彩,你以为是一样的,但仔细瞧你会发觉,这两瓶花不光花型和茎叶都不一样,就连粉色的插花瓶都是异趣的。因为一个瓶身的图案是阳纹,一个图案是阴纹,阴阳相协,妙趣横生。不论到哪一天,这家的木门都不可弃,因为它不单单是门,更是一件工艺品。
还有绿房子,锈红色铁门,强烈对比色,使这个冷清的早晨都含了点暖意。
另一家自然的灰土矮墙也很有特色,可以看到里面一样毫无雕饰的土房子,有点喀什高台民居的原始风味。
这家破墙,旧门,红漆皮已掉落了好几处。但特色在于门上的一对门神却完好无缺,仍喜气洋洋地守家护院。
路边树上用绳子拉着挂出一排排的红辣椒,像装点节日气氛的彩灯。这是辣椒丰收的季节,连地上也都是晾晒的红辣椒。冬天用来做面片汤,一定又开胃又火爆。一边吸溜着鼻涕,一边将一碗热辣辣的汤面喝到肚里,浑身从里头到外头都散发出腾腾的火热劲儿。
【家乡文化生活系列】
美丽的伊犁
高一(9)班 加依娜
我出生在美丽的新疆伊犁。这是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气候宜人的宝藏地区。这里风雨调雨顺,草原上碧绿碧绿的草儿,肥壮的牛羊在奔跑。农田里五谷丰登,村庄绿树成荫,庭院里花香怡人,令人陶醉。
从春天开始,草木、黄杏、番桃、葡萄、苹果、西瓜、甜瓜等各类瓜果接连上市,样样都让人们大饱口福和眼福。这里还有多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如在维吾尔族农民家的葡萄架下的餐桌上有黄灿灿的手抓饭,在哈萨克牧民的毡房的餐桌上有鲜嫩的手抓羊肉、奶茶、馕等种种美食。还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骑着马奔驰,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来感受大自然的温暖。
伊犁不仅风光美,人更美。这里的人们热情奔放,淳朴善良,民族团结。个个青年能歌善舞,尊老爱幼,处处可见的热情好客。
这里不仅风光美、人美,还有许多值得游玩的景区,如神奇的赛里木湖、景色优美的果子沟、千年不倒的胡杨林,还有将军府、八卦城和美丽的伊犁河。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欢迎大家来游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