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锡湖
(2023-10-29 23:26:41)
标签:
教育旅游文化 |
赛锡湖
2023年10月20日
很奇怪,我印象中凡写到新疆的古代诗词,不是飞沙走石,就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当然也有写其辽阔浩瀚、苍茫壮阔的,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想找一找,像我在南疆看到的白沙湖、喀拉库勒湖、班迪尔蓝湖那些像翡翠或者蓝宝石一样的湖光山色,却几乎找不着。网上有几篇,也是现代人写的古诗。难道唐朝的边塞诗人在北庭都护府、安西都府处所管辖的新疆这片土地上,看不到那些纯净得不含一点渣滓的湖泊吗?还是视而不见,觉得不值得写?
我倒是在唐人笔底下的洞庭秋色里,找到了我在新疆所看到的湖的影子。唐代有位叫张碧的诗人,他很仰慕李白,钦佩其诗,所以注意向李白学习。他的《秋日登岳阳楼晴望》这首诗中写洞庭湖水的句子,让我看到了新疆这边湖泊的样子。
“三秋倚练飞金盏,洞庭波定平如刬。天高云卷绿罗低,一点君山碍人眼。漫漫万顷铺琉璃,烟波阔远无鸟飞。西南东北竞无际,直疑浸断青天涯。”这是张碧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我只拣湖的部分说。“洞庭波定平如刬”是讲湖面平坦得像铲过一般。这句话学习李白的痕迹非常明显,李白在《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是这么写的“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首创该句的李白想法更大胆奇特,他说,把洞庭湖上的君山铲去好了,这样湖面不仅波平如镜了,而且湘水奔流就毫无阻隔了。这样口吐狂言、气韵不凡的诗句果然很李白。李白的诗情、想象是无边无际、无法无天、不受约束的,也只有他自由、豪放、飘逸的性格,才有这样清奇的想象力和大胆、奇特的妙语出现。张碧化用了李白的诗句,取其波定湖平之意,但那种大刀阔斧,铲平湖山的气势和意境已削弱了几分,是铲过之后山河平静的状态。这份风波平定的状态,与我眼前的塞锡湖水是一样的。
塞锡湖是察布查尔县的一个人工大湖。今天天气好,沿青年路向北骑行没多久,先是看到大片大片的玫红色秋英花丛,由花道引导,很快就看到一片平静的跟天空一样湛蓝的湖。张碧诗中形容道“天高云卷绿罗低”,今天天空纯蓝,没有一丝云彩,而用“绿罗”来形容塞锡湖水倒是十分贴切,湖水碧玉光洁,确像绫罗绸缎一样有丝滑的感觉。张祜《干越亭》诗云“水蹙斜纹卷绿罗”。你细细看水面,可不是湖面皱起一条条细纹,波纹翻卷,好像卷起绿色的罗绮。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湖面波光闪耀,犹如铺了一层琉璃彩釉。“漫漫万顷铺琉璃”的确是对塞锡湖最直观的写照和精确的描述。“直疑浸断青天涯”说明湖面宽广,简直似要淹到青天边了。这句话就很有李白的风骨和气势了,难怪孟郊推崇张碧,认为他的七言歌行确有与李白相似之处。塞锡湖虽然远不及洞庭湖宽广,怎奈它的周边环境天高地阔,天色与湖光相互映衬,天空扩展了它的边界,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宁静、悠远、开阔的。而我在现代的洞庭湖边,却没有感受到这种古意。
也许在古人李白、张碧、张祜等诗人眼中的洞庭风光,正是我现在在新疆所能看到的纯净浩淼、水天一色的湖光。古人在内陆司空见惯的景象,我们现在得要到偏远地区、雪域高原才能见一见。
诗中的古意已被压缩到了人烟稀少、不太受工业文明侵扰的一角。
所幸还能有这方净土,那就让我们用眼睛好好珍视,用心灵静静守护吧!勿扰!
【家乡文化生活系列】
我的家乡
高一(3)班 王静静
故乡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坐标,那里有你最为在乎的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里也有你最惦念的味道,“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哪怕月亮都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牵引着“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的离愁;纵使远行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份思乡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我的家乡没有色彩缤纷的霓虹灯,没有高高的路灯,也没有高楼大厦的背景,我的家乡朴素而又静美。
乡下,小院里。那小院便是我的天地,在那氤氲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的地方,我便是那里的公主,和我的精灵们自由自在地玩耍。春天种小花,夏天玩泥巴,秋天捡落叶,冬天打雪仗。
我的家乡地处新疆西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伊犁河以南,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隔河相望,西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我的家乡是中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我的家乡钟林毓秀,风光绮丽,有一山(乌孙山白石峰),一水(伊犁河清水湾),一边(口岸边境),一园(锡伯族民俗风情园),更有靖远寺、图公祠、乌孙古墓、海努克古城、银顶寺遗址等名胜古迹。
以上就是我所在的察布查尔县的情况。而在你眼中,新疆是什么模样的?
是166万平方公里的山河澎湃,还是丝绸之路绘就的历史长卷?是三峡两盆的纵横辽阔,还是斗转星移间的四季更迭?在天地的交汇处,大地孕育生命,河流奔腾不息。
从古至今,人类探索未知、渴望交流的脚步从未停止。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穿越沙漠,翻过雪山,跨过长河,连接起东西方文明,这里成为举世瞩目的“外贸交流、文化传播之路”。楼兰、尼雅、北庭、交河一系列古城遗址,标志着新疆的来处,见证着在多民族大一统格局之下,历代中央政权都对新疆地区行使着管辖权。史诗典籍、五星织锦、绢衣彩绘木俑、万窟壁画,一系列国宝文物,铭刻历史上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印记。木卡姆、麦西热甫、玛纳斯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显示着文化脉搏生生不息。
春逢谷雨,风吹雨洗一城花,吐尔根杏花次第开放,倏忽之间,天山南北山花如簇,如同繁星密布辽阔草原。这里涌动着奋进的渴望,这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连接世界,塑造未来。这就是我的家乡——新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