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学
(2023-10-27 23:14:39)
标签:
教育文化旅游 |
要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学
2023年10月18日
今天听了高三郭倩老师的一轮复习课。她的这堂课复习了“且”和“若”两个文言虚词。复习虚词的流程是,先“说文解字”从字形上拆解虚词的本意,然后展示该虚词的词性和词意,每个词意后面都附有课文中的相关例句。相当于联系教料复习该词的意思。之后是片段训练,该片段集中了虚词的各种意义,让学生翻译。据说这个课件是集体智慧的体现,不过要找这么一个典型片段还真是不容易,说明老师们都费心了。最后“体验高考”,将高考真题中涉及该虚词的句子列出来,让学生翻译。
就课件制作来讲,还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常态课复习课,老师引导学生完成虚词翻译,既节省时间又高效。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语文能力。“译”被提出来与“听、说、读、写”并列,可见其重要性,也可见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言文“译”的能力的要求提高了。那要怎样培养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呢?
我觉得老师除必要的讲解外,还是要有时间让学生去训练,去独立完成翻译,也就是敢于放手。让学生借助教材整理虚词的意思,这个梳理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将课件流程中的第二个环节反过来,让他们通过教材资料整理得出该虚词的若干词性、词意,进行归类。“颗粒归仓”,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得来才倍加珍视。有了这样一个自我归纳的过程,再去做“片段练习”和“体验高考”的练习更符合科学复习的规律。达到由归纳思维到演绎思维的锻炼,这样学生对这个虚词也就牢牢掌握了。记得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包括后面演绎性练习,让他们独立完成,指名投影展示,及时纠错。这比老师线性讲授有效。做过的,练过的,亲自错过的,才能更好地掌握。
学校大门对面,隔一条马路,是中央带状公园。今天得空就骑过去看看。所谓带状,就是沿着盐城大道一侧与路平行,全部是绿化带,还有健康步行道,小桥流水,还有一个空中栈道。绿树成荫,环境清幽,除了清扫落叶的工人,来游玩的人寥寥无几。我碰到一位在小河边钓鱼的年轻人,半天没见钓上一条大鱼。我问,为什么不到赛西湖钓,那边鱼多。他说,那边是政府投放的鱼苗,钓鱼要收费,他钓鱼纯属休闲。我坐在旁边看他钓鱼。不知是不好意思呢,还是嫌这边鱼少,钓不到,小伙子没多久收起渔具走了。
我又看到一位老爷爷在用弹弓打水上漂的一个塑料瓶。那个弹弓应该很结实,皮筋应该是好材料,因为他拉弓的样子还挺用力。石子打中塑料瓶,发出很响亮的声音。有时也会打到水里,声音会没入水中。所以我坐在水边不用看,凭声音都能辨认出他的每一发是打中了还是没打中。
射弹弓是一项运动吗?我后来想到,察布查尔县是射箭之乡。射箭需要场地,不如射弹弓方便。这弹弓是男孩子小时候玩的游戏,那时候的目标是树上的鸟。我常常笑谈,每一个男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得要牺牲多少麻雀、知了和癞蛤蟆的生命。但那是以前的男孩子,是现在男孩子的父辈们小时候干过的事。现在男孩连小虫子都怕,就别说射杀麻雀,玩知了,玩癞蛤蟆了。
有空的时候,还是要多到有树有河流的地方坐坐,看看头顶的晴空,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一下亲近自然、安静、宁谧的感觉。其实去自然中走走也是在做瑜伽和冥想,一样会达到放空自我的效果。
【家乡文化生活系列】
我的家乡——察县
高一(3)班 阿亚勒斯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位于西部的伊犁河谷上。察布查尔县地处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东以塔尔德沟为界,与巩留县为邻。西以中俄《伊犁界约》为国界,与哈萨克斯坦相接。南以乌孙山分水岭为界,与特克斯、昭苏两县毗连。北隔伊犁河,与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相望。县境东西长90千米,南北宽70千米。总面积4430.24平方公里。
察县南边有一座山,因顶部有大块白色石头,因此得名“白石峰”。山腰到山顶有大片松树林,高大笔直,粗的三个人抱不住,高的三四丈有余。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松树特有的清香。
山另一边有牧民生产、生活。夏天上山,秋冬下山。我曾住过十天。山上气候变化无常,气温偏凉,有零星几顶毡房,星星点点的,就像绿色天空中的几点星星。羊群则像绿色海洋上的几片浪花。
伊犁河南岸有湿地公园,有多种候鸟和多种鱼,大片的湿地植物。不仅风景美,还维护了生态平衡。各种植物,颜色缤纷,空气湿润清新。
北边有一个人工湖,耗资数亿,叫赛锡湖。水清鱼肥,景色宜人。尤其是傍晚,晚霞红中透紫,倒映在水面上,波光荡漾,仿佛装满了星空。
稻田像金黄色的海涛,风一吹,掀起金色的麦浪,无边无际。心胸再狭隘的人,见此情景也会变得宽广。
这就是察县,我美丽的家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