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鸟的呼唤》教学设计

(2011-11-23 19:25:42)
标签:

杂谈

             《小鸟的呼唤》教学设计 

                                富裕县实验小学 李玥

一、 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小鸟的呼唤》这篇课文正是能体现上面理念的一个好例子。我在设计的时候将语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美术学科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学科间的整合。
二、 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群小鸟在旅行途中看见田野、森林、海滩的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呼唤人们马上行动起来,救救它们朋友的事。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生态环境已被严重破坏,我们必须加强环境意识,保护好大自然。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赋予了这篇童话故事发新的内涵。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这篇童话故事结构简单,线索明白,我按结构特点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开头一句话为第一部分,交代事情起因,因为小鸟去旅行,所以才看见所到之处的环境遭到破坏。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写小鸟看见田野、森林、海滩的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小鸟发出疾呼:“快来救救我的朋友们!”照应题目。本课拟人化的小鸟、小草、大树和大海是主要角色,人物多、对话多,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形象性和极强的教育性。教学时,我设计了由分角色朗读到分角色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三、课前准备
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重要纽带。本课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媒体中有很多报道。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环境方面的各种信息、图片等资料,如:森林资源、大气污染、水污染、白色垃圾、沙尘暴等内容,也可以进行调查研究,看看市区内存在哪些污染现象,注意一下街头的环保小广告。为上课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课前,我也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录象等各种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四、教学方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推出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我选择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下作简略介绍。
(一)以题统文法设计。
  讲读不仅从课题入手,而且始终抓住课题,统摄全文,使讲读精要,条理清楚,环节紧凑,学生理会深切。
(二)诵读法设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三)直观法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现代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遭到破坏的日益恶劣的地球环境的图片,“被废水黑烟污染的田野”,“被乱砍滥伐后的森林”“垃圾遍地的海滩”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四)表演法设计。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分角色表演,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表演能力;并让学生设计有关环保的广告语,画环保宣传画,写一封倡议书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五、教学设计意图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时,我一改以往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发现为手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初读课文,理“线索”
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1、引导质疑,揭示题意:小鸟呼唤什么?它为什么呼唤?它的呼唤能得到响应吗?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小鸟去旅行都到过几个地方,每次看到了什么?每到一个地方,小鸟的心情如何?这些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生不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谈感悟
《小鸟的呼唤》这篇文章结构简单,语言生动形象,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为进一步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自由选择小鸟飞到的地方,说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这篇课文以拟人化的小鸟、小草、大树和大海为主要角色,人物多,对话多,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同桌两互相练读,自己感受是否读出了自然界对人为破坏了的生存环境的不满和愤怒,并通过多种读的方式,指名读,引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
(三)主动探究,悟“环保”
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今天,《小鸟的呼唤》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透过表面现象去看到实质;小鸟的呼唤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呼唤?听到小鸟的呼唤,你是怎样想的?应该怎么做呢?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一个人们熟悉,关心的话题。学生们根据已有经验,再加上搜集到的材料必定会从节约森林资源、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减少白色污染等方面想出保护环境的好方法。当然,有的同学难免会异想天开,但只要是他动脑思考后得出的答案,我都会给予鼓励,通过交流汇报,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这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之处。
(四)综合实践,练“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为了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大自然,你有什么好的设想和建议吗?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合作,制定出一种最佳的建议方式并结合自己的设想说一说。可带着头饰表演课本剧,画环保方面的宣传画,设计有关环保的广告语,写一封倡议书等内容,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把书本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实践活动前,我使用了电脑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分别出示大自然遭到严重破坏的画面和展现大自然风景秀丽、生机勃勃的图片,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鲜明的对比,强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及步骤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2、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研究探索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小鸟的呼唤:“快来救救我的朋友们!”的含义。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鸟的呼唤》。板书课题,齐读。
2、学生由课题质疑:小鸟呼唤什么?它为什么呼唤?它的呼唤能得到响应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
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分段读课文,看看小鸟去旅行都到过几个地方,每个地方小鸟心情如何?
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田野、森林、海滩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过渡:小鸟为什么会伤心、难过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鸟的每一次遭遇。
1、请同学们自由读二、三、四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知道了哪些内容?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读一读。
2、学生汇报(汇报哪一个自然段都可以)
汇报第二自然段内容:
(1)放第二自然段内容的画面,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板书:废水黑烟)这里小鸟和小草之间有一段对话,它们说了些什么呢?
(2)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
(3)指名分角色朗读
(4)集体点评,教师指导朗读(小草的话要读得悲伤些;小鸟的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过渡:小鸟飞到田野里,听小草说由于废水黑烟的严重污染,使花草们都活不成了,小鸟只好拍拍翅膀飞走了,它又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3、学生汇报三、四自然段:
(1) 看看每个地方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小鸟的心情怎样?
(2) 课件演示。板书:乱砍滥伐、垃圾遍地。
过渡:是啊,由于人为的破坏了自然环境,是花草树木都遭了殃,引起自然界的强烈不满。现在我们就把自己的声音把它们的忧愁和愤怒读出来吧!
(3) 同桌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引读。
小鸟此时心情是怎样的,它的呼唤是什么?
4、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小鸟的呼唤是什么?
(2)同桌互相读小鸟的呼唤,边读边体会小鸟呼唤的含义。
(3)学生自由说说对小鸟的呼唤的理解,指名回答。
(板书:快来救救我的朋友们)
(4)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盼望的心情)
5、教师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听到小鸟的呼唤你是怎样想的?应该怎样做?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为了能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大自然,你有什么好的设想和建议吗?(画环保方面的宣传画,设计有关环保的广告语、头饰表演等等)板书: 30 小鸟的呼唤
田野——废水黑烟台
小鸟 森林——乱砍滥伐 快来救救我的
海滩——垃圾遍地 朋友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