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9岁郑继东 打拳50载 授徒上百人

(2017-01-23 12:14:05)
标签:

体育

健康

分类: 潮乡风云
69岁郑继东从河南到海宁 打拳50载 授徒上百人
边健身边念诗 这个拳师“有意思”
2017-01-23
http://hnrb.zjol.com.cn/hnrb/res/1/20170122/19171485088229843.jpg打拳50载 授徒上百人" TITLE="69岁郑继东 打拳50载 授徒上百人" />
郑继东在打拳。■记者 王超英 摄

    69岁郑继东从河南到海宁 打拳50载 授徒上百人

    边健身边念诗 这个拳师“有意思”

    ■记者 许涛

    每天早晨,海宁东西山、李善兰公园等地总有不少爱打拳的人。有些人打的是有招式感的太极拳,还有一些人打的是较为随意的意拳。意拳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在海宁也有不少练习者。

    去年12月,海宁意拳(大成拳)研究会成立。而它的成立又和一位意拳大师分不开,他就是今年69岁的郑继东,20多年的时间里,在海宁授徒上百人,徒弟又传徒弟,故而如今通过意拳来健身的人越来越多。

25年前他把意拳带到海宁

    意拳又称大成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无固定招法和拳套,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郑继东的老家河南洛阳地区意拳氛围浓厚,他年轻时有幸师从意拳传人杨绍庚,既学拳,又学做人的道理。

    意拳崇尚运用自然力,要求心平气和。那时候,郑继东在一家炼钢厂工作,其中涉及切割这一工序,他也不是什么熟练工,可切割效果总是又直又平,让同事费解。他说,可能是因为意拳练多了,对手脚的控制比较好,所以切割的时候不太会抖动。

    1991年,郑继东经人介绍来到了海宁工作。虽然居住的地方换了,但他每天练拳的习惯却没有变。每天早上不出门打上一回,感觉一天都不会自在。后来,他开始固定到西山练拳,从那时候开始不少人就跟着他练。

    其实没见过打意拳的人一开始会觉得很新奇。郑继东的这动作招式看上去有点像拍皮球,双手推拉之间很难判断力量到底暗藏在什么地方,配上脚步动作后,整个身形又似陆地行舟。

    郑继东说,这就是意拳特别的地方,外形看似普通,内在却很奇妙。他用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加以说明,意拳站桩中有一个双手撑开类似抱球的动作,如果仅仅是看外形,人人都能模仿。“我们练到最后其实就觉得手中是抱着一样东西的,能感觉到那种分量!”郑继东说。

念诗练拳天天如一

    袁花人张水良跟着郑继东学练意拳也有一段时间了。他说:“别人看我打拳一招一式挺有力量的,其实和师父一比,差距挺大的。”张水良觉得要练成师父那样,肯定是要一点一点积累。如今,张水良他们练拳的地点一般在李善兰公园,只要不下大雨,就能在那里见到许多意拳爱好者。

    来海宁的这些年,郑继东在市青少年宫以及一些健身场馆当过拳术教练。因此,很多人都对这位师父有着深刻的印象。或许习武之人都是如此,郑继东说话中气十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干脆利落。

    他打拳还有一个习惯,喜欢念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从郑继东口中念出来别有一番意境。他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背诗,而是帮助想象诗中描绘的那些奇妙场景,“状态最好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是在那些画面中!”

    他表示在练意拳的时候背诗,掌握起来特别快,一般一首七言诗,念上两三遍就会背了。

    张水良说,郑师父年纪虽大但拳法厉害,一两下就能把人撂倒,但最让人佩服的是他坚持的生活状态和表现出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他十分好学,这么多的诗句,以及意拳的种种哲学理论,他都能脱口而出。他坚持每天都练拳,刮风下雨更是要练。

    “如今我们袁花那边也有许多爱上练习意拳的人,经常在镇上毛竹山那边打拳!”张水良说,他们都希望能像郑师父那样把强身健体的理念带给更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